在儿科处方调配时,最常遇到家长们的提问可能就是“这药什么时候吃?”、“饭前还是饭后?”其实,家长们的疑惑很有必要,为了使药物发挥理想的疗效,除了对症用药并选择合适的剂型外,正确的给药时间亦很有讲究。
药究竟饭前还是饭后服,取决于药物作用机制、对胃肠道的刺激,以及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有些药应饭后,有些应饭前,有些则是随餐服;另外,对某些特殊的药物,为使体内浓度恒定,发挥确切的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则需按要求的间隔时间服用。
下面介绍一些儿童常用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供参考:
一、“一日三次”≠“一天三餐”
“一日三次”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每隔8小时服药1次,这样间隔时间相同,可使体内血药浓度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保持相对平稳,既可减少过量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对服用抗菌药物,如头孢类尤其如此。但严格遵循服药时间间隔,也许会与日常作息时间产生冲突,夜间起床服药显然会比较困难。我们可以根据药物特点和实际生活情况,合理调整服药时间。
二、饭前或饭后,这是一个问题
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多是因为食物会影响药物的作用或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
如:胃黏膜、肠粘膜保护剂,服此类药物后药物会分散并在消化道形成一层保护膜,与食物同时服或饭后服,药物会与食物混合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硫糖铝用于保护胃粘膜、或蒙脱石用于腹泻,应该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减轻不适,有时则因为食物中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
如:鱼肝油(维生素A、D)等脂溶性药物,因为脂溶性药物可溶解于食物中的脂肪内,饭后服用,更容易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率。
三、生理活动也有昼夜节律,注意时辰用药
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生物节律。以日为周期的称为昼夜节律。
晨起顿服:
需要进行大剂量冲击的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等适宜晨服,因为人体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早晨7-8点,此时服用,可避免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睡前服用:
是指在临睡前30分钟服用药物,适合睡前服用的药物包括抗过敏药物、多数平喘药等。睡前服用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副作用,利于药物吸收,发挥药效。多数哮喘用药以临睡前服用最佳,因为凌晨0-2点是哮喘病人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等最敏感的时间,也是哮喘易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