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6日
FDA批准更新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口服制剂和注射液)的药品标签。新增黑框警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可能致残及并发多种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
氟喹诺酮类药物全身用药时致残性和潜在的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可同时发生,这些不良反应累及肌腱、肌肉、关节、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因此FDA不但修订了黑框警告,特别强调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此外FDA还增加了新的警告,且同步更新了药品标签中用药指南等其他内容。
2016年8月31日
FDA发出黑框警告,强烈建议阿片类药物不要与苯二氮卓类或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混合服用,以免造成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FDA要求修订阿片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的药品标签及用药指导。FDA还表示,将会继续评估阿片类成瘾及戒断的辅助治疗药物,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联用的安全问题。同时评估是否有必要对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进行标签修改,并将及时更新最新消息。FDA同时希望患者和医务人员积极上报相关药物不良反应。
2016年10月4日
FDA要求在直接作用的抗丙肝病毒药物(DAA)标签中增加黑框警告,警示乙肝病毒(HBV)再活跃的风险(激活HBV的原因目前尚未知)。既往或同时感染HBV的丙肝病毒(HCV)的患者在服用DAA时,面临体内HBV再激活的风险(一般在用药后4-8周HBV被激活)。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严重肝损害(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因此医护人员需对接受DAA药物治疗的所有患者进行HBV筛查和监测。这个警告也将被包含在患者信息传单或DAA药物用药指南中。直接作用的抗丙肝药物(DAA)包括:达卡他韦、索非布韦/Velpatasvir、Ledipasvir/索非布韦、西咪匹韦、索非布韦、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dasabuvir/ombitasvir/paritaprevir/ritonavir、elbasvir/grazoprevir等。
2016年10月25日
FDA批准修改所有睾酮类制剂的药品标签,并增加新的警告。在滥用和成瘾部分,尤其警告了滥用和依赖睾酮/AAS导致的不良反应;在警告和注意事项部分,建议医务人员检测可疑患者血清睾酮浓度。
FDA警告,滥用睾酮,通常剂量高于处方剂量,且通常与其他AAS制剂同时使用,会带来心脏、大脑、肝脏、精神和内分泌系统的严重安全风险,包括:心脏病发作、心衰、卒中、抑郁、具有敌意、侵略性、肝毒性和男性不育。同时还发现一些滥用高剂量睾酮的患者存在相关戒断症状,如抑郁、疲劳、易怒、食欲不振、性欲减退和失眠。
这个新警告也提醒了医务人员,在开处睾酮时需谨慎评估患者是否有滥用及不良反应风险,尤其是在面对曾经有过滥用睾酮/AAS导致相关心脏及精神问题的患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