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Ig的应用现状
20世纪初,有学者提出以人的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以预防和治疗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1979年,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问世,能在短时间内使血液IgG浓度提升至正常人水平的3~6倍,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抗感染的效果。近年来,人们发现IVIg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因此IVIg也在许多免疫性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神经科也有不少疾病的患者受益于此。
由于IVIg成本较高,临床上需要正确掌握使用时机,并且定期评估疗效,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或过度治疗。如果在输注2~3次后,患者仍然没有表现出临床改善,那么继续使用IVIg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然而作为临床医生,对待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应当有一种开放的心态,而不是受限于药物已获批的适应证或限制。
常见神经科疾病的IVIg治疗
吉兰巴雷综合征
目前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主要方法为激素、血浆置换及大剂量IVIg治疗。IVIg与血浆置换效果相似,但血浆置换价格昂贵,且受设备限制,而大剂量IVIg治疗安全有效、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可以有效治疗激素冲击和血浆置换无效的慢性GB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治疗通常以0.4g/kg/d、持续5天为一个疗程。IVIg和血浆置换或500mg静脉内甲泼尼龙治疗不会产生增量反应。IVIg可以有效缩短病程,阻止病情进展,减少需要辅助通气的可能,近期和远期疗效都很好,而及早治疗更为有效,一般在2周内应用。在初始输注后2周IgG变化较低的患者,可以考虑更高剂量或进行第二疗程的治疗。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IVIg是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一线起始及维持治疗方案。我国相关指南建议400 mg/kg/d,连续使用3~5天为一个疗程,每月重复1次,连续3个月。有条件或病情需要者可延长应用数月,有学者提出,若患者症状加重,则按上述剂量重复第二疗程,并继之以0.4~1.0g/kg,每2~4周一次维持治疗,直至出现最佳治疗效果。若患者病情稳定,可逐渐减少剂量,而非延长两次间隔时间。
虽然IVIg是CIDP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具体如何启动治疗,选择激素、IVIg还是血浆置换,是基于药物成本、患者年龄、静脉通路、疾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等因素做出的综合选择。在临床实践中,一些患者主要对IVIg有反应,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对激素或血浆置换反应更佳,其中的具体原因仍然不明。对于大多数患者,IVIg在6周后开始起效,因此需要至少2次输注,才能判定治疗是否有效。临床医生应当权衡利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
重症肌无力
对于非常严重的全身型和爆发型重症肌无力(MG)患者,激素、免疫抑制剂难以很快获得治疗效果,IVIg和血浆置换有助于短期协助诱导缓解,以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或为病情严重的患者进行胸腺切除术术前准备。在疾病早期给予患者IVIg或血浆置换,随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激素的不良反应也更小。在IVIg的剂量方面,1g/kg和2g/kg并无显著差异。
在MG危象时,血浆置换起效更快,IVIg则由于不良反应较少而更具优势。对于急性恶化的患者,使用IVIg替代血浆置换证据明确。虽然IVIg在短期治疗MG危象上很有效果,但在疾病的慢性控制方面是否有效,以及能否带来节约激素使用的作用,这一点仍然不确定。
多发性硬化
目前已有的研究对于IVIg用于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说法不一。我国专家共识认为,IVIg的总体疗效仍不明确,仅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手段。剂量为0.4g/kg,连续使用5天作为1个疗程,如果没有疗效,则不建议患者在用;如果有疗效但疗效不是特别满意,可继续每周用1天,连用3~4周。长期治疗的获益仍然不明。
此外,一项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妊娠的MS患者使用IVIg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研究显示,与未治疗的患者相比,在患者妊娠期间直到产后12周,IVIg显著降低了MS加重的频率。考虑到妊娠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问题,IVIg不失为该群体的一种选择。
探索中的适应证
视神经脊髓炎:
IVIg或可作为对免疫抑制预防性治疗(如硫唑嘌呤和利妥昔单抗)存在禁忌的患者的替代方案,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尚需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自身免疫性脑炎:
在一些病例报告中,患者可以受益于IVIg治疗,但通常需要使用利妥昔单抗或环磷酰胺进行更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
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
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上是阴性的,不过研究中观察到了体力活动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临床意义仍然不明。更多试验仍在进行中。
阿尔茨海默病:
有研究显示,IVIg有助于减缓阿尔茨海默病所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萎缩、脑室扩大的速度,改善认知功能,也有研究并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的选择仍然有待进一步探讨。
IVIg的不良反应
输液相关不良反应通常比较轻微,有10%的患者会出现。最常见的反应包括轻中度头痛、发热、寒战、肌痛、胸背部疼痛,这些通常发生在输液最初的几个小时,可以通过停止输注30分钟,并以较慢的速率恢复输注的方法来缓解。患者也可能出现输液后疲劳、发热或恶心,并持续长达24小时。
更严重的不良事件包括血栓栓塞事件,如卒中、肺栓塞或心肌梗死。冷球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或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的患者是高危人群。此外,患者还可出现可逆的脑血管痉挛。
有的患者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导致的严重头痛,这与产品品牌、输注速率或患者的潜在疾病无关,用静脉内类固醇预防可能偶尔会有帮助。此类症状对止痛药物有反应,并在24~48小时内消退。偏头痛病史的患者发生此种情况的可能性更高,并且IVIg本身也可能诱发偏头痛发作。
皮肤反应可在输注后2~5天发生,并可持续长达30天,具体形式可包括荨麻疹、苔癣样皮肤病变、手掌瘙痒和四肢瘀斑。
急性肾小管坏死大多是可逆的,肾功能不佳的患者可出现此种不良事件。虽然可逆,但也可导致患者死亡。虽然大多数临床医生倾向于使用IVIg超过2天,并且大多数研究已经确认了这种使用模式,但是在老年人和心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中,应当谨慎使用。
应当注意,患者的血清肌酐可以在输注后1~10天上升,但在停药后2~60天内返回基线水平。在预先存在的肾脏疾病患者中,肌酐和尿素氮的密切监测至关重要,减慢输注速率或选择低渗透压的产品可将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