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苷类药物(也称洋地黄类药物)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具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及利尿效应。强心苷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剂量已接近中毒剂量的60%。多种因素可诱发强心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中应加小心。
一.强心苷类药物的种类:
长效强心苷:洋地黄毒苷
中效强心苷:地高辛
短效强心苷:毛花苷丙和毒毛花苷K(短效强心苷口服不吸收,故应静脉给药)
二.强心苷中毒易发人群
1.老年人和瘦弱者:身体肌肉可以结合大量强心苷类药物,气道缓冲作用。而老年人和瘦弱者身体肌肉总量减少,更易发生洋地黄中毒。且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或伴有病窦综合征等疾病,故老年心衰患者服用强心苷类药物应剂量减半。
2.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高,容易发生中毒。患者应使用1/2~2/3的常规剂量,并且同时加用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若剂量过大,反而会诱发或加重心衰。
3.电解质紊乱的患者:低钾、低镁、高钙时易发生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故使用强心苷过程中应避免低钾、低镁和高钙血症。但若患者发生明显的低钙症状则可以补钙。低钙患者补钙后还可提高洋地黄疗效。应避免同时静脉注射洋地黄和钙剂,用药间隔宜在3小时以上。
4.严重心肌损害及严重心力衰竭者:严重心肌炎、心肌病、大面积心肌梗死及顽固性心衰等严重心肌损害的患者,对强心苷类药物耐受性降低,容易发生中毒。严重心衰提示心肌损害严重,更易发生强心苷中毒。故心衰程度越重,越要慎用强心苷类药物。
5.长期使用强心苷类药物者:常见于较长期使用强心苷类药物而剂量未作适当调整的患者,遇到此类患者应详细询问强心苷服用史,避免过量应用强心苷导致不良反应。
三.强心苷中毒的临床表现:
1.心脏毒性:强心苷中毒可表现为各种类型的心率失常,其类型及严重程度与心脏原有状况有关。在健康心脏主要引起缓慢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对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得患者容易引起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期前收缩、室速、室扑、甚至室颤。
2.心脏外反应:包括最早期出现的胃肠道反应、以及随后的黄视、绿视、精神与神经系统症状;也可因钠钾泵受抑出现一过性高血钾症。
四.强心苷中毒的治疗:
1.轻度强心苷中毒停药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仅在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才考虑用药物治疗。
2.苯妥英钠是治强心苷中毒所致各种心律失常最安全有效的药物,首剂125~250mg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10~20ml稀释后5~15min静脉注射。无效时可5~10min静脉注射100mg,共2~3次。见效后口服50~100mg,维持2~3天。
3.利多卡因对强心苷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常有效,先予50mg静推,见效后静脉点滴维持。
4.阿托品可用于治疗强心苷中毒所致缓慢型心律失常,如严重窦缓、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等,首剂1mg静推,以后根据病情2~4h用0.5~1mg,如无效应考虑临时心脏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