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波
2月16日21时许,微信平台流传这样一则信息:“昨天凌晨2点23分,3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最大的32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出,暂时别吃鱼类、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目前已有3167个鱼塘感染。为了您的健康,请转发。暴雨水污染严重,少买鱼吃。”笔者立即“百度”关键词,果不其然是个谣言。
其实,这个谣言最早出现在去年8月,内容与上文一字不差。当时,被传谣所在地的市委宣传部微博作出回应,称“经核实,网络上所传感染SK5病毒死亡一事,经该市疾控中心专家和市第一医院专家证实,从专业角度讲,不存在SK5病毒名称;市第一医院也没有发生传染病死亡病例,此网传文章纯系谣言”。时至今日,又一地不幸“躺枪”。
一方面,造谣者无限夸大“感染SK5病毒死亡”病例的传播细节,以此混淆视听、迷惑人心;另一方面,不少网民对一些领域的专业知识不甚了解,不加思考地就转发网络谣言。抵制网络谣言,免受谣言伤害,不仅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更需要每个人的行动自觉。因此,网民首先要勤于思考,明辨是非,不当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的传播者。网络虽然属于公共空间,但并非法外之地,在网上散布谣言或者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传播,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随意滋生事端、散布虚假消息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