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秉楠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两会上表示,目前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十分严重,急需解决。他建议大数据不应该对个人隐私信息收集得那么全,应该只收集必要的甚至是脱敏的信息。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一直备受诟病。买房、生孩子、上学等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问题就不仅是被电话骚扰这样简单了。去年7月,一些地区发生大范围艾滋病患者信息泄露事件,诈骗者冒充政府人员,称给患者发放补助并索要手续费,不少感染者上当受骗,而识破骗局的人竟然受到感染者身份被公开的威胁。血泪教训不断出现,使公众对保护个人信息的呼声高涨。
“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便利公众生活的同时,给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巨大挑战。各种企业、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轻而易举地获取很多用户的信息,包括体检数据、疾病情况等。运用新技术,可以对一个人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综合、分析判断,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都能被很清晰地掌握。给个人信息采集、使用立规矩,已经成为摆在政府和整个社会面前的紧迫课题。
保护,首先要有法可依。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在鼓励新技术、新手段发展的同时,为数据采集规范划清红线,明晰责权,一旦发生信息泄露,坚决追责并进行严厉查处。此外,要畅通信息泄露投诉通道,老百姓发现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时,能够方便反映问题,并得到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及时回应,尽量避免损失和危害扩散。
对于数据采集方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内部自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安全网络建设,既防止黑客攻击,也严格内部流程,防止“内鬼”生乱。当然,每个公民都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为相关小利出让自己的信息。只有社会共同绷紧信息安全这根弦,个人信息安全的防护墙才能尽快筑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