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记者 严大鹏
2016年底,普华永道位于美国的HRI机构(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发布了2017医疗行业十大热门趋势,结合其中与科技、支付、营养和教育有关的四个趋势,普华永道中国的医疗团队就这些趋势在中国市场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为新兴科技做好准备的时刻已经到来
普华永道医疗行业咨询服务合伙人邢立萍表示:“11项新兴科技将日益渗透至人们的日常就医和生活。”
人工智能(AI):AI将会应用于医疗保险理赔和欺诈检测等方面,这一技术已应用于国内一些较为高端的医疗保险和国家医保基金,以减少欺诈行为并加快索赔处理进度。而像百度这样的国内大企业注意到,人工智能的真正价值不仅局限于健康服务登记和预订,而在于人工智能增强诊断、基因分析和精准医学等方面,有助于减少疾病,尤其是罕见疾病误诊的情况。
远程医疗:远程医疗有潜力成为降低医疗成本,节省医患精力和时间并且能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数十家互联网医院正是远程医疗的主要推动者。
医疗机器人:如今,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健康产业,然而在国内只有少数企业参与该市场,而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机器人份额分别占比为62%和24%。目前,国内顶尖大学正在研究并至少已经在外科、康复、辅助和服务四个领域应用机器人技术。
虚拟现实(VR):目前,国内虚拟现实(VR)应用是通过必要的行为改变,以免费的形式治疗慢性疾病。香港理工大学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康复功能训练软件,并使之商业化来帮助有认知障碍的患者提高日常生活和工作技能。
医生执业平台:医生网上执业平台将更加深入患者,如“杏仁医生”,通过该平台,患者可以与他/她熟悉信任的医生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医生进行沟通。
精确诊断:医疗技术设备将变得更加精确,甚至具有预测能力,疾病检测敏感度不断提高将会减少医疗误诊情况的发生。其中重点是微创手术和新式紧凑型设备的发展,如便携式治疗超声波扫描仪在中国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传感器和追踪器:尽管中国目前有9.8亿手机用户,占据世界上最大的移动医疗市场份额,但手机应用和平台并未能吸引活跃用户,更不用说带来多少收入,因为他们经常提供较为分散的价值。一些具有价值的领域包括:预测用户的健康需求并设计游戏化模型将需求转化为医疗行动;提供最大的健康消费市场(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可以测量病人生命体征、呼吸速率、血压、心率、心电图和体温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正逐渐被手术室中的手术患者以及在偏远地区的独居用户所采用。
3D设备:在中国和亚洲各地,提出定制矫形外科植入物、修复和矫正治疗等独特需求的病人越来越多。但面向供应商制造和医院服务的3D电器和设备备件应用往往被忽略,而位置偏远的医疗场所可能经常会有这方面的需求。
新一代测序:这是全球范围内一门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有人已预测这项技术将最终实现商品化,价格降低至100美元。不过中国过往在技术优化的速度和规模上具有可靠记录。BGI 、Illumina和iCarbonX等公司正沿着这条道路,全方位地理解卫生、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交互关系。
物联网:大多数医疗技术企业正在提升那些独立但与其产品相兼容的服务。设备、数据收集、增值操作和数据反馈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许多其他用户的价值所在。该领域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要高于其他行业,因为大多数健康数据泄漏及黑客事件都是在物联网接入点发生的。
数字供应链和区块链: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以及医疗机器等新数据源的整合,为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不仅提高了安全和保障,而且在定制计划、采购、生产和交付等方面提供了发展机会。尽管制造业目前正在积极应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但区块链解决方案在药品和食品分发及安全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掀起医疗支付体系现代化进程
如今,使用信用卡在医疗机构付费的消费者数量已创历史新高。通过信用卡刷卡,消费者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卫生产品与医疗保健服务。据普华永道估计,目前全球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方5%的年收益来源于信用卡交易。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有望翻倍。
2017年,全球将广泛掀起医疗支付体系现代化进程,以期为患者创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决定患者是否具有良好消费体验的主要因素有三:医疗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水平、信息安全性及标准化程度。
据了解,国内医院传统的就医付费流程存在支付环节多、支付速度慢等问题。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医疗费用支付体系的优化方案,以移动支付、医院就诊卡及社保IC卡为代表的新型支付方式应运而生。移动支付方式可简化支付流程,降低单次付费时间;医院就诊卡使患者得以卡内预存费用,患者诊疗期间所有费用将就诊卡中直接扣除;社保IC卡则使患者诊疗期间所有费用直接通过医保账户结算。
然而,这些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亦伴随着一些问题。例如,缺少跨院支付体系统筹与协调机制,“一院一卡”给患者就医带来不便;同一家医院多种支付方式并存,为信息整合、系统协同带来压力;此外,与医院合作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各自建设,缺乏统一管理,存在安全风险。
未来,随着支付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国内医疗费用支付体系将逐渐向平台化、简约化、标准化和去风险化靠拢。医疗机构、保险机构、支付平台及药品福利管理部门等各方在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进行优化的同时,将在更加完善的医疗支付体系中实现效益最大化。
营养学在大健康领域愈发重要
随着医疗开支增长和大众健康意识的普遍提升,传统的健康概念正在被营养、锻炼、早期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多个维度颠覆。借助于尖端研究的突破、大数据分析的应用、新兴科技的出现,我们可以将健康的各个维度全面地联系在一起。传统的健康服务提供者和新进入者开始逐渐转变思路:从“重治疗”到“重预防”,更加关注健康的食品和生活方式、定制个性化健康方案,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普华永道预测,健康及相关产业在中国仍是蓝海市场。对比全球1.49万亿美元的该市场规模,中国市场尚小,但近几年以年均两位数的增幅迅速扩张,预计在2020年达到800亿美元。而每年中国市场的健康食品消费已经高达290亿美元。非传统健康企业和传统营养健康机构在消费品领域的跨界合作迅速为营养健康市场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中国有望成为全面健康领域的先驱者,通过跨行业的多种合作方式为健康市场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
医疗健康教育是实现医疗服务价值的基石
长久以来,中国的医疗健康教育依赖扎根基层的各类医疗教育机构,通过量化培训未来的医生。随着医疗服务领域改革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医疗正向以患者健康为核心、以服务价值为导向过渡,医疗教育在健康体系布局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广义的医疗教育不仅限于对未来医生的培养,更包括对医护及医辅人员和对患者的教育,这三者同等重要。健康教育对于中国提高医疗水平、患者服务,最终实现医疗价值服务至关重要。
医疗健康教育驱动着中国的医疗产业改革。纵观以价值服务为导向的医疗体系(如美国、英国的现行体系),医疗教育正在通过创新的培训体系来迎合医疗健康产业的变革。在巨大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加剧的压力下,中国健康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推行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中国现有的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将无法满足医疗产业的需求。尽管每年有二十五万毕业生走出医学院,中国的每千人所有医生数量为1.9人,相比之下,美国为2.4人每千人,英国为2.8人每千人。正如国外医疗教育近年来所经历的挑战,我国的医学院、医学研究院和专科学校的课程设置也待改进来满足医改对于医疗价值体系的要求;医学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培训课程也需要优化和提升。在医院管理层面,医生出身的管理者往往缺乏商业管理技能;同样,商业出身的管理者缺乏对医院运营体系特殊性的了解。
其次,对医护及医辅等非医师的医疗行业从业者(包括护士、护工、营养师、医生助手及社工等),虽然这些角色在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但现行的体系却可能缺乏针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及职业发展规划。这种现状直接导致在不分大小的医疗需求中,医生常常成为患者们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可联系对象。医疗工作常常需要团队协作,一些基本的任务可以分配给有特殊技能、更容易培训及聘用且薪酬相对较低的护理人员。无论从高效性、经济性还是患者安全的角度,这种团队合作模式已经在美、英等市场证明了其优越性。
全面的医疗服务体系需要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和医疗辅助人员相互配合,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这种现代服务体系正在国内推广,近期上海仁济医院与加拿大渥太华医院合作开发了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家庭医疗”模式,备受好评。
最后,与前两者同等重要的是患者教育--教育患者相关的知识并提供相应的辅助工具,培养他们对健康和慢性病的管理意识,引导他们选择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英国和美国的健康教育系统中,医生和患者的有效沟通及患者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实践证明,对患者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更容易理解综合治疗计划,配合治疗、管理疾病,培养“重预防”的健康意识,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感。有效的患者教育更有助于缓和中国医院频发的医患冲突。互联网上大量的医疗健康文章,其内容需要由专业医疗机构管理把关才能达到真正教育患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