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九)》。至此,医闹正式入刑。
“总算进入了法治轨道。”短发、大框眼镜、声音高亢洪亮,坐在记者对面的凌锋透着一股子干练劲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防止暴力伤医是她每年两会的“必选题”。“交了多少提案,我自己都数不清了。”谈及为何执着于此,凌锋归结为自己的韧性、爱较真的性格以及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感同身受。
2008年,凌锋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彼时,医患矛盾不断加剧,伤医事件屡现报端。“医患间有矛盾很正常,但频发伤医事件绝不正常。”凌锋说。
凌锋开始尝试寻找解决之道。2010年,她提出的防止暴力伤医提案成为两会重点提案,这让凌锋兴奋不已,用法律解决暴力伤医问题似乎指日可待。但现实却让人无奈,“九龙治水”导致的部门间推诿让她疲于奔波,“感觉自己像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却徒劳无功”。
在这一过程中,凌锋发现,医患矛盾加剧的原因之一是暴力伤医事件发生后的处理无据可依,“虽然改法暂时难以实现,但可以写通告”。经过多方协调,2012年4月30日,原卫生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明确警方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医闹等扰乱医院正常秩序的7种行为予以处罚。
“通告最大的意义在于将这7种行为用法律语言进行了明晰的表述。”凌锋说,在此之前,到底该如何界定医闹,出现伤医事件后又该由谁来负责等问题都无章可循。
通告发布后,凌锋在调研中发现,连最北端的城市漠河,当地医院门前也张贴着通告。虽然她深知,通告缺乏法律条文的强制性,“但毕竟有了开端,聊胜于无”。凌锋笑着说。
2013年,凌锋连任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0月底,浙江温岭发生持刀伤医事件,一名男子因对手术结果有异议,持刀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3名门诊医生捅伤,其中一人因抢救无效死亡。
医闹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凌锋也迅速行动起来。
“如果再这样下去,将没人愿意从医,受损失的还是病人。”凌锋说,她联合30名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提交紧急提案,建议出台对医院暴力零容忍的相关法规或制度,并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从法律上将医院从企事业单位改为公共场所,从而将治安主体由从单位保卫部门转变为公安部门。
温岭事件后,公安部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害医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2013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行动。
虽然行动不断,但凌锋认为,这仍是运动式执法,“我们更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运动’”。
2014年全国两会前夕,南京发生了一起殴打护士的事件,正在海南休假的凌锋赶到南京,调查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3月2日,凌锋赶回北京,在翌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再次提出紧急提案,这份由医卫界89名委员联名的提案建议,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定出台《医疗机构治安管理条例》。
努力终于有了结果。2014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公布《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这为医闹入刑起到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凌锋说。
多年的奔走呼号,凌锋认为自己搞明白了医患矛盾的症结,“我们把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和医闹这几个概念弄混淆了。医患矛盾要靠医生自省和行业自律来解决,医患纠纷要靠第三方调解机构及法院民事诉讼来解决,而医闹带来的暴力伤医则必须要靠法治解决。”
“医患矛盾只能减少但却不可能完全消失。”凌锋说,减少暴力伤医需要法律武器做保障,同时也需要国家提高对医疗的投入,以及百姓的法制观念、人文精神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