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曹 政 本报记者 闫 龑□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不只在基层发挥作用,而是向更上层级医疗机构延伸。
采购模式将向大医院推进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基本药物集中采购的经验和做法,将会运用到各级公立医院药品采购中。有专家介绍,2010年,各地按照国办发56号文件精神,先后开展了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药品价格,取得了显著成效。
其基本经验主要有:一是招生产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建立健康的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二是招采合一、量价挂钩,改变只招标不采购、招标与采购脱节的状况,降低药品价格和成本;三是双信封制,第一个信封在质量优先方面发挥了作用,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招价格低的。在经济技术标评审环节,如果有通过新版GMP认证生产企业的产品参与投标,其他未通过新版GMP认证企业的同种产品,不再进入商务标评审阶段;四是集中支付,以省为单位或以县为单位的集中支付,既保障了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的利益,也有效切断了医疗机构与药品销售的经济联系;五是全程监控,对中标药品从生产到使用进行全过程、全品种检验,将基层用药全部纳入药品监管范围。
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本药物采购,既借鉴了国际经验,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有效保证了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规范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行为,促进了合理用药,降低了虚高的药价,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对遏制医药购销领域的不正之风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产业的优化整合和转型升级。
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公立医院,将通过落实招生产企业、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等采购制度,建立与基本药物采购联动机制,推动县乡村一体化用药,引导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
县级医院药品使用发生变革
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发展,相关部门鼓励县级公立医院和城市公立医院优先使用基本药物,逐步实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作为国家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重庆市忠县出台了《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从2014年1月1日起,所有药品(除中药饮片)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基本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将其作为基层医务人员竞聘上岗、执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县医院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挂钩,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行为。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和处方点评、病历质量评比等,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杜绝医生开大处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
忠县提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配备并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县医院、县中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品规数和销售额占医院药品总品规数和销售额的比例均应达到50%以上,县妇幼保健院应达到40%以上。鼓励非政府办医保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在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忠县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助机制,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用药安全更加受到重视
“基本药物的使用不只是在药品品种和金额上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明显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院长宋昌稳说。
宋昌稳介绍,金乡县人民医院制定了《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对全院临床用药状况,包括用药适应证、给药途径、给药剂量、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进行抽查,对于违反用药规范的医师、药师,进行教育批评、技术培训,并给予罚款处罚。
为确保药品供应规范、有序,该院药剂科不定期抽查配送公司资质及配送药品质量,并加强对科室药品的日常管理,规范药品日常养护及记录等工作,确保发出药品质量100%合格。该院成立抗菌药物监督小组,针对抗菌药物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责任、制定标准、工作常态化、绩效考核”4项原则。该院还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数量,保障抗菌药物购用品种、品规结构合理,不断完善临床药师制度。
在许多地方,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药品使用管理信息系统陆续建立,卫生行政部门将基本药物和其他药品使用情况作为考核医疗卫生机构及其负责人的评价指标,开展监督检查,加强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强化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