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宇□ 今年10月底的一天,在山东省章丘市明水街道办事处吕家庄村委会里,200多名逾65岁的老年人排着队,准备接受健康查体。帮着忙前忙后的村医徐慎禄深有感触地说:“医改不仅让乡亲们的健康有了更多保障,也在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始于2009年的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如今已进入第5个年头,“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此轮医改的总体目标。正如徐慎禄所说,医改所带来的变化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比如,已经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让几乎每一位公民有了一份看病就医保障。 在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是一项年轻的社会制度,最早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也不过才十几年时间;而在2003年之前,近9亿农民没有医疗保障;2007年之前,数亿城镇非从业居民没有统一的医疗保障。医疗保险让每一个人在不幸患病时,都能得到来自政府和他人的社会共济。目前,我国的3项医保参保人数总和已超过13.4亿,其中就有你我。 比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持续推进,使居民在家门口看病、获取公共卫生服务越来越便捷。 2013年,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达848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2.55万个,卫生人员总数超过47.5万;在农村地区,共有乡镇卫生院3.7万家,卫生人员数达123.4万,还有64.9万个村卫生室、100多万名乡村医生;社区、乡镇和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36.77亿人次,已超过全国总诊疗人次的半数。覆盖全人口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人均经费补助标准已由15元增至35元,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上千亿元。 通过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运行机制,我们在基层看病的报销比例越来越高;儿童免疫规划早已从“5苗防7病”扩大到“14苗防15病”,有些地方儿童还可以享受更多免费疫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随访、体检等上门服务;不少地方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可得到补助甚至免费分娩,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覆盖面越来越大。这些都得益于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医改政策。 再比如,借助医疗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推出了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政策与措施,比如预约挂号,就正在悄然改变人们的就医习惯。 医疗费用报销在几年前还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尤其是新农合患者,看完病要带着各种单据到医保管理部门办理手续,有时忘记一张单据就不得不再跑一趟,现在刷一下医保卡就可以办完全部手续。 过去,到大医院看病,挂号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往往需要彻夜排队。从2009年起,原卫生部要求所有三级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现在,只要不是特别紧俏的号源,通过电话或者网络预约挂号就能解决了,就诊卡和自助设备的普及使用,让患者省去了在医院挂号、就诊、取化验结果、取药反复排队的麻烦。 医改已经在潜移默化中给你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吕家庄村的李春华老人患高血压已有14年,他的一番话耐人寻味:“以前没有防病意识,日常生活就是种地、看孩子、邻里间唠唠家常。现在我们组成慢病自我管理小组,不仅慢病控制得好,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