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龙杰□
与乡镇卫生院相比,县级公立医院规模大、科室齐全,是老大哥;与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相比,县级医院学科发展落后、人才队伍薄弱,是名副其实的“夹心饼干”。“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县级公立医院的综合诊疗能力。”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中心医院院长丁国强提出,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靠上级医院帮扶、不断引进人才,还需卧薪尝胆,打造核心竞争力。
冲出大而不强的围城
“过去十年,是义乌市中心医院发展的黄金十年。”丁国强说,他于2004年开始担任该院院长,随着义乌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义乌市中心医院迎来就诊、住院人数的快速增长。
据统计,2013年该院门急诊总量达到189万人次,出院病人达到4.1万人次。丁国强说,该院从原先人心涣散、几近分崩离析的状况,到如今成为国内县级医院的“大个子”,除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之外,也得益于医保覆盖面扩大释放出的巨大医疗需求,同时也借了义乌市经济发展的东风。
“黄金十年”之后,义乌经济的发展开始谋划提档升级,口袋变鼓的人们也不断流向大城市,寻求更高端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随着民营资本的涌入,大医院热衷于“跑马圈地”,县域内的医疗服务市场势必迎来一场嬗变。
“估计未来3年,义乌市医疗市场的床位将翻一番,从目前的4000张床位增长到8000张。”丁国强说,义乌市中心医院现在开放的床位接近1000张,今后要大规模增加床位数的难度很大。“在可预见的这轮变革中,县级公立医院要发展,必须冲出大而不强的围城。”
用好考核的指挥棒
熙熙攘攘的客商从四面八方涌进义乌市,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繁荣的小商品贸易。繁华之前的义乌市,也有日子紧巴巴的时候。“以前,义乌市的小商贩走街串巷,用糖、草纸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以获取微利。”丁国强说,这就是“鸡毛换糖”,也是县级公立医院转型升级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县级医院的家底普遍不厚,这反映在人才队伍结构上尤为明显。据介绍,义乌市中心医院在编人员有1277名,其中博士5人、硕士75人。“这点人才队伍底子,跟大城市的三甲医院相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丁国强说,要在这种一小群高端人才带领一大群“土八路”的情况下实现县级医院的崛起,必须靠医院挖掘自身潜能、注重人才培养、打造重点学科,通过点滴积累,从量变走向质变。
丁国强介绍,该院制定了高级卫技人员“5G+X”(5G为目标管理、技能管理、科教管理、带徒管理、医德管理,X为综合创新管理)管理办法,用计分的方式引导高级卫技人员不断提高医疗业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5G+X’实行百分制,目标管理、技能管理、带徒管理、综合创新管理共60分,科教管理30分,医德管理10分。”丁国强说,每个管理项目又细分为很多小项,每个小项对应一定的分值,比如在职学习计5分,获得一个国家级课题立项计5分,获得国家级奖项一等奖计15分,年终累积得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中层干部聘任、高级职称晋升、高级职称聘任、评先评优、破格提拔等挂钩,同时作为奖励基金发放的主要依据。”
丁国强说,这个计分制度着重针对高级职称人员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三大问题:居高无谓的态度、再学习难的态度、惰于创新的态度。通过计分的引导作用,使全院医务人员注重学科建设,注重传帮带和人才储备,推动医院整体水平的发展。
实现精神层面的嬗变
为了推动“5G+X”管理办法落地生根,义乌市中心医院每年至少要拿出200万元作为奖励基金。同时,该院还制定院级科技奖励办法,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科研项目奖励100万元,二等奖奖励80万元,获得义乌市科技进步奖的奖励1.5万元。
丰厚的奖励调动了医务人员提高医疗和科研水平的积极性。目前,该院已经形成以感染病学、手足外科学、心血管病学为代表的浙江省县级龙头学科,打造了神经内科、病理科等9个金华市级重点学科,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立项项目共120项。通过这些项目,带动了一批“名科”发展,2013年完成三类、四类手术共计1.13万台,其中不乏断指再植术等高难度手术。
“预计今年的医疗业务收入将达到9亿元。”丁国强说,县级公立医院要发展,一定要有核心竞争力,靠技术与医疗服务能力留住患者。同时,县级公立医院也应不断打造自身软实力。
“文化实力是医院发展必需的养分。”丁国强说,医院的技术实力上去了,医德医风也要跟上去,不仅要为患者治疗躯体的疾病,还要营造关爱患者的氛围,让患者在医院感到温暖。
据了解,近年来该院大力倡导医务人员利用闲暇时间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引导医务人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并对收受红包、商业贿赂等行为给予严惩。
“除了看得见的大楼、不断增长的病床外,医院更应在医疗服务能力及精神层面实现嬗变。”丁国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