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令敏 冯立中□
安徽发布省级综合医改试点方案后,陆续有媒体发表文章,做出安徽“最彻底医改”样本倒塌的结论,认为废除收支两条线是对过去的否定;推行医疗服务收入扣除运行成本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是把医疗收入与医务人员所得直接挂钩,违背了医改的大方向。对此,安徽省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受本报独家专访给予回应。
调整是改革的自我完善
——不能“鞭打快牛”,也不能“鼓励后进”
这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因为取消收支两条线,就认定“安徽基层医改失败”,是一种误读。安徽省基层医改经过5年实践后,根据探索的结果,对有关政策进行一些调整,是改革的自我完善。医改是世界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修订、完善。
据记者了解,2009年安徽省推行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时,曾推出“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补助”的财政补偿政策。这一政策在强化政府职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经过几年实践,隐藏的一些政策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如可能带来“鞭打快牛”,即此前运行情况好的乡镇卫生院可能会被核定更高的任务;也可能带来“鼓励后进”,即运行不好的卫生院可能因此得到政府的兜底补助。在一些地方还出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乃至出现工作人员推诿病人、业务量下降等情况,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针对这些问题,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曾两度发文予以政策微调。
2011年9月,安徽出台《关于巩固完善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出台30条“政策补丁”,政府的财政补偿改为“政府保工资、机构保运行”,同时通过强化绩效考核,拉开收入差距,调整新农合报销比例,强化中心卫生院建设,大幅度提升村医待遇等政策措施,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活力。
2013年6月,安徽发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运行机制的意见》,出台了18条改革新政,在落实运行补偿机制方面,要求各级政府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支出纳入年度综合预算,及时足额拨付,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不再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是已经为此做了政策铺垫。
这位负责人认为,此次安徽省政府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不再实行收支两条线,只是“捅破了窗户纸”。
大处方不会重现
——“保基本”确保公益性,“标准处方”规范诊疗行为
这位负责人认为,取消收支两条线,实行医疗服务收入扣除运行成本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新政,不是走回头路,而是总结、汲取了过去的好经验、好做法,并予以发展和完善。同时,对于实践中被证明不符合市场规律和医学规律的措施予以剔除。
比如安徽省保留了收支两条线中“保基本”的核心举措,明确要求县市区财政部门按编制内实有人数全额核拨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离退休人员经费、社会保障经费、住房公积金5项内容,确保履行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
安徽基层医改有一个政策逐步累积的过程。早在2009年医改启动之初,安徽就按照居民人口重新核定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新增2万多个编制,所有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均通过竞聘上岗,编制内已经覆盖基层95%的人员。因此,“按编制内实有人数全额核拨人员经费”,实际上等于保障了绝大部分基层人员的经费。
对于取消收支两条线后,会不会把医疗服务收入与医务人员所得直接挂钩,导致大处方重新出现这一问题,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和此政策配套出台的还有实施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处方”、新农合强化支付审核、卫生行政部门强化监管等政策措施,在调动基层医疗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这些强化监督管理的举措会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杜绝再次出现过度医疗现象。
这位负责人表示,深化医改的措施既要符合医学规律,又要符合市场规律。政府要保证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活动按照医学规律办事,就需要给予必要的经济保障;要确保改革不能回到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又必须采用必要的市场手段,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努力工作,这是安徽医改经过5年实践取得的宝贵经验。医改需要在不断调整中向前推进,个别的政策调整不会影响安徽“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医改整体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