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2014年是新媒体发展最为迅猛之年,中国网民规模达6.4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占86%。对于医院而言,如何用移动互联技术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成为需要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申城多家医疗结构均以微信、微网站、APP等形式,探索着移动互联服务的新模式。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处负责人16日表示,如果从平面的思维转换为互联网思维,让公众和患者,近距离了解医院、体验医院就医流程、医疗技术,传播医院文化,可以更好地达到情理交融的最佳医患关系。 据悉,《上海市大型公立医院官方微信运行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上海各大医院中开通微信就医平台者不断上升。该调研同时发现,在开通订阅号的沪上三甲医院中,只有45%经常更新订阅号信息,即,有一大半的订阅号,处于缺乏维护的状态,甚至成为“僵尸号”“僵尸网站”,粉丝数量寥寥;不过亦有医院的粉丝则与媒体大号不相上下,社会效益不俗。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范理宏16日对记者表示,以该院微信服务号为例,从去年7月上线以来,在线预约、候诊队列、专家点评等板块,普遍受到了患者的好评,粉丝数量将近两万。据了解,此间其他医院,如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一妇婴、新华医院、上海市九医院等,也在以微信、微网站、APP等形式,探索基于移动互联服务创新模式。 在由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处办指导,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基于多模态新媒体融合平台的医院管理对策研究》16日正式开班。这是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唯一的新媒体学习班。主办方告诉记者,此次学习班将为医院破解新媒体给医院管理者带来的“本领恐慌”难题。 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当日表示,对医院而言,服务和宣传,就像新媒体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利用新媒体可以让更多默黙无闻的好医生、好护士、好职工通过移动端让大家知晓;转变公众对健康、疾病观念的误解;普及健康知识,遇到谣言及时以正视听。 当下,面对微信朋友圈充斥的大量医疗保健内容,上海市十医院开通了“十院脑卒中防治俱乐部”等垂直度较高的学科和专家订阅号,由医生直接向患者推荐,正本清源,不定期向读者推送涵盖卒中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科普知识。 这位学者认为,新媒体信息平台的维护,需要一支团队来持续性地提供‘炮弹’,包括视频、图片、文章,建立有效机制,发挥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为沪上医疗机构新媒体的先行者之一,上海市十医院在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据悉,由该院神经外科主任高亮本色出演的微电影《时间都去哪儿了》,真实记录了高亮在一天24小时内超负荷的工作实况,许多观众看后为之动容。范理宏说,丰富的内容,需要合适的形式,才能起到最佳效果。文章需要说故事,图片需要精包装,视频拍成微电影,形式多样,喜闻乐见,趣味生动,才会受到欢迎。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宣传处负责人王彤表示,“医院应更加注重运用新媒体,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他认为,申城医院在此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