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6岁,因感冒后出现咽痛,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接受左氧氟沙星治疗。在静脉滴注0.2g左氧氟沙星后出现畏寒、寒战、腰痛、皮肤巩膜黄染,随即排葡萄酒样尿。经检查,原来本人患有“蚕豆病”,患者本人及其子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均轻度下降。
一、什么是蚕豆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由于红细胞膜上的G-6-PD的缺陷,使得维持红细胞膜稳定性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生成减少,而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红细胞破坏并溶血的一种遗传病。患者常因食用蚕豆而发病,俗称“蚕豆病”。
蚕豆病,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男性和女性的患病比例约为7:1。在我国,此病主要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江西、贵州等省的发病率较高。据报道,广东在3%至4%,广西、海南可达10%以上。
二、哪些药物可诱发蚕豆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大部分终身无临床症状,在不发病的情况下,通常不影响寿命及生活质量。部分重型患者可引起新生儿期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或在感染、食物或药物诱发非免疫性溶血,危及生命。
凡是使用下述物,或接触以下物质者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寒战、面色苍白、黄疸、腰痛、尿呈黄褐色或暗红色等症状者,应立即就医!
三、如何预防蚕豆病?
1、谨慎使用中成药
目前已证实盐酸小檗碱可诱发“蚕豆病”。中药材黄连、黄柏、白屈菜、马尾莲、三颗针、十大功劳等中药材中均含有小檗碱,因此,蚕豆病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含上述药材的中成药。
2、避免使用复方感冒药
复方感冒药中通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氯苯那敏,这三种药物均可诱发蚕豆病。因此,蚕豆病患者应避免使用复方感冒药。
当选用解热镇痛药时,可以选用布洛芬。
3、禁食蚕豆及制品
凡患过本病或其家族中人员患过本病者,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均应禁止食生、熟蚕豆,远离蚕豆花粉。
母亲食蚕豆后哺乳可能使婴儿发病,因此哺乳期的妇女,在哺乳期间最好不要食生、熟蚕豆,以免乳儿通过吮奶而发病。
4、远离樟脑丸
使用樟脑丸驱虫的衣物可能通过接触导致儿童的溶血反应,因此尽量不穿用樟脑丸储存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