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付东红)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马军教授课题组最新研究发现,我国7岁~18岁儿童青少年平均近视检出率由2005年的47.4%上升至2014年的57.2%;其中山东和江苏始终处于近视的高流行区,新疆和海南始终处于低流行区,这提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有关。 该课题名为“我国近10年来7岁~1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分布特点和流行变化趋势”,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该研究利用2005年、2010年和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不含港、澳、台)中,双眼视力检测数据完整的7岁~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样本量分别为233505、216474和215160名。 研究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年龄不断提前,高流行区由2005年的东部沿海3个省份逐步增加至2014年的东部和中西部10个省份,其中山东和江苏始终处于近视的高流行区。而近视的低流行区由2005年的12个省份减少至2014年的4个省份,其中新疆和海南始终处于低流行区。既往研究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族学生近视检出率显著低于汉族学生,主要原因可能是当地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与其他省份差异较大。而2000年海南省学生视力低下总检出率为29.7%,为全国最低,主要是因为海南的居住环境好、视野开阔、学生视屏时间短、课业负担小、课外活动时间充足等因素。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已经明显放缓。2005年~2010年期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增长值为8.2,2010年~2014年期间增长值为1.6,出现明显下降。全国近视检出负增长的省份由2005年~2010年期间的3个省份增加至2010年~2014年期间的12个省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近5年来,我国近视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显著。这可能与近年来国家对学生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视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有关,例如“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等。但是,政策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