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海正目前的“窘况”到底正不正常?
过百亿营收的背后,投资者逐步离场
利润创造而言,2010至2018这9年间,海正药业归属净利润从最高时的5.04亿元降到-4.92亿元,降幅远把绝大部分药企甩在后面。至少,对于一家营收过百亿的药企而言,净利极少并进入大幅亏损状态,“阵痛”是强烈的。
2019年4月23日,海正药业公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减少,净利润由盈转亏。
2018年,海正药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01.87亿元,相比于2017年的105.7亿元,同比减少3.63%。
在此情况下,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亿元,上年度为1356.6万元,未能维持盈利状态。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6.12亿元,同比扩大332.50%,已连续四年扣非后亏损。
综合来看,这是海正药业近年来出现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双下行”状态。
营收下降原因方面,海正药业给出的解释是:主要是因两票制全面推广后,瀚晖制药原瑞海采购辉瑞的产品再销售业务变为辉瑞直发销售,瀚晖制药做推广业务,体现为报表收入减少及省医药公司分销与原料业务下降。
而业绩巨亏的主要原因则是受主营业务和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海正药业称:
原料药在欧盟市场的解禁晚于预期,在欧美等市场的高毛利产品销售下降;调整研发方向和策略,部分研发资本化项目确认中止或暂停开发,进行费用化确认;无辉瑞补偿款收入,导致本期较上年同期营业外收入大幅减少;停止个别与市场需求不符的生产线后续建设,计提相关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随着在建工程进度推进及结转固定资产,货款利息大幅增加。
结合主要经营情况的变化,海正药业支出费用率较上年升高14%,也对业绩形成拖累。2018年各项费用为42.9亿元,其中销售费用为25.1亿,同比上升57.2%;管理费用为7.3亿,同比上升17.8%;财务费用为4.1亿,同比上升31.2%。研发投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长22.5%达到10.3亿。
值得一提的是,财务费用4.1亿元接近研发费用10.3亿元的40%。同时,海正药业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51.4%,资本化比例较高,因此早前被行业认为是在粉饰亏损“通过研发支出资本化且不转固不摊销,相当于变相掩盖了亏损。”
久经沙场的海正药业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还是在取舍之间选择了相对好看的业绩呈现。事与愿违的是,与其他同类企业的高市值比,海正药业当前的市值可以说“低低在下”。
这看似过百亿营收的背后,已经有投资者选择“良药虽好,但也不能贪杯”的方式逐步离场。公告显示,2018年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共减持19,101,562股,持股比例降至1.50%。
人事地震与债务压顶之困
半年多的时间里,海正药业内部高层人事变动不断。
新浪医药注意到,始于2018年10月中旬的变动一直延续到2019年3月份。先是财务总监刘远燕因个人原因,辞去财务总监职务,然后独立董事孟晓俊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独立董事及董事会相应的委员职务。
最受外界关注的是2018年11月“灵魂人物”白骅的离职,据公开资料显示,自1991年起,白骅即开始担任海正药业董事长,是见证了海正药业多年发展的元老。
2019年1月,海正药业又发布公告称,公司总裁林剑秋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裁职务,但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
目前,海正药业董事长由原椒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椒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国平继任;总裁由瀚晖制药首席执行官李琰继任。财务总监一职,于今年3月聘任张祯颖担任。
与人事变动困局如影随形的还有海正药业的债务风险。
近些年来,海正药业的负债持续攀升。据统计,2015–2017年,海正药业的有息负债总额分别为85亿元、101亿元和106亿元,至2018年三季度末,有息负债总额已达107亿元的规模,负债规模大且连年增长。
年度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海正集团总资产2,294,775.9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56,331.88万元,负债总额1,589,174.63万元,其中长期借款257,517.39万元。
现在的海正似乎落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一面是盈利状况堪忧,一面是不断走高的负债率。显然除人事频频变动,负债率较高也是公司经营层面的难题。
2018年12月,在上证e平台和投资者互动时,海正药业曾公开坦言:降低公司的负债率是公司努力的方向。
瘦身、聚焦行动来了
并无医药行业从业背景的蒋国平在接替原董事长白骅成为新任掌门后,对海正药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瘦身、聚焦、关注股东利益”。
按照海正药业董秘沈锦飞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解释,所谓的瘦身主要是将不必要的固定资产建设以及研发砍掉,聚焦则主要是突出主业。
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海正药业经营业绩持续低迷的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且结构性闲置产能过剩严重;研发投入较高但研发产出效率低;资产负债率偏高伴随着财务成本持续走高;内部管理构架不尽合理,内部沟通成本较高,导致管理费用居高不下。
新浪医药注意到,海正药业已经开始一系列行动。
2018年10月,海正药业计划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对海晟药业实施增资扩股及部分老股转让。
2018年12月,海正药业控股孙公司海正宣泰医药拟作价6700万元,向重庆恩创医疗管理转让有关药品的中美两国文号及相关注册、研发和生产技术资料。
同年12月,海正拟实施内部重组,设立或增资全资子公司——海正生物制药,以加快推进单抗类资产和业务的整合,建立统一的运营平台。
2019年4月,海正药业将位于杭州、淑江的两处房产于4月10日向台州市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申请挂牌,委托台交所通过挂牌、拍卖方式转让,另有北京、上海两处闲置房产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挂牌转让。
如今,蒋国平履新已四月有余,当初认为的“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也已过去三分之一。就目前来看,面对海正药业的重重问题,蒋国平似乎已经理清了思路。
海正药业2018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显示,2019年海正药业将聚焦原料药、制剂、生物药三大业务板块,增强盈利能力;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和管控,推进项目进度;做好资产处置和优化,加速对非主营资产进行有效剥离;完善合规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满足监管需要。
管理层还将2019年经营目标定为:营业收入115亿元,同比预增12.89%。这个吸引人的增长率和策略能否贯彻并有效,还不得而知。就目前来看,市场对于管理层的一系列行动至少是不抵触的。
业绩报告发布后,有人在互动平台表示,“利空出尽,海正或能真正进入成长收获期。”4月23日,海正药业似乎并未受巨额亏损影响,盘前涨幅达到3.32%后小幅下跌至0.70%,市值为111.4亿元。截至发稿,海正药业股价为11.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