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潘明华)赛思坐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诊室实习时,等候的病人总要对他多瞟几眼。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注视,毕竟,他的长相和中国医生不一样,有着褐色的皮肤,头发卷曲,五官立体。赛思来自印度,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学生,父亲是印度果阿邦小有名气的针灸师。他从小对中医感兴趣,父亲建议他来中国学习,“学原汁原味的中医”。
今年上半年,浦南医院中医科密集接待了来自法国、爱尔兰、巴西、越南等国家的进修参访团队。
卫生纸叠成16层的小块,两个摞在一起,“最好能穿透32层”。党惠庆正在教华裔澳洲留学生维塔练习针灸的指力。维塔试了试,只能穿16层。“还要再练习。”党惠庆鼓励说。
72岁的党惠庆,是沪上名中医党波平之子。不少留学生都是冲着他的名气来浦南医院进修的。旧时,中医讲究家传,也会收徒弟,但有专门的拜师程序。“此前,我对把家传绝学教给外国人,心里多少有点芥蒂,但现在,藏着掖着的心态要打破。”党惠庆说,他所属的孟河医派如今出台了抢救性传承孟河医派的计划,提出“再培养1000名学生,将孟河医派再传100年”的口号。“只要资质人品让我满意,我愿意把中医的精髓传授给留学生,让中医的优势被更多人看到。”
浦南医院的几位留学生表示,他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正认识到中医的疗效,愿意来学中医。据悉,最近10年到上海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已有783名留学生获得上海中医药大学各级学位,生源地覆盖57个国家。目前,该校有在校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1090人,短期进修培训留学生1000多人。
近年来,上海不仅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启动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工程,推动海派中医走向世界,还着力提升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目前,上海市的每个区都是“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能提供中药、针灸、推拿、火罐、熏洗、贴敷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