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玉萍 通讯员 刘琼 张书乐 李欣钰
不出远门,市民就能享受大专家的诊疗服务;通过抱团发展,基层医院也能门庭若市……这两年,湖南省株洲市已组建各类医联体27个,涉及医疗机构百余家。如今,遍地开花的医联体,激活了株洲医疗领域的“一池春水”,让优质医疗资源畅通流动,让老百姓乐享健康红利。
优势资源“下得去”
过去,由于优势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疗机构门可罗雀。借助医联体的“东风”,这一尴尬的局面在逐渐改变。
“这名患者出现了室颤,建议尽快转到上级医院诊治。”8月28日,在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的区域心电诊断中心,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心内科主任谢新泽用不到5分钟,就对株洲芦淞区姚家坝卫生院上传的一份心电图作出诊断报告。
早在2016年,该院就与姚家坝卫生院、白关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了紧密型医联体。如今,优势医疗资源向下流动的画面正在株洲多家医联体单位上演。去年,株洲市中心医院与炎陵县人民医院组建了医联体,派出肝胆胰外科主任唐才喜等8名专家对口帮扶。帮扶前,炎陵县人民医院各项业务指标为负增长;帮扶后,该院住院人数增长1179人,增长率为11.55%,手术台次增长215台,增幅达13%。
下级医院“接得住”
“多亏了他们,让我捡回了一条命。”9月2日,提及自己经历的一场劫难,家住株洲醴陵枫林镇五石村的宋师傅仍心有余悸。
6月24日上午,59岁的宋师傅去摘粽叶被蜜蜂蜇伤。一开始,他没当回事。可当他准备回家时,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晕倒在地。所幸,路过的热心村民迅速将其送往枫林卫生院。
“患者入院时脉搏、血压为零,经诊断为过敏性休克,命悬一线。”枫林卫生院院长唐芳说,查明症状后,该院医护人员立即展开抢救。
开通多条静脉通道,予以吸氧平卧、快速扩容补液……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抢救措施,宋师傅的神志慢慢清醒,血压逐渐上升。
“要是在过去,面对如此危重的患者,我们不敢贸然接诊。如今,我们有底气这么做。”唐芳说。
他们的“底气”源于自身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去年7月,枫林卫生院与醴陵市中医院建立了紧密型医联体,挂牌成为醴陵市中医院枫林分院。从那以后,醴陵市中医院每周一至周五都会选派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康复科等科室专家来坐诊。在对方的指导下,枫林卫生院每周开展两次全院大查房、一次疑难病例讨论,同时严格查房、会诊等制度……种种革新带来了喜人的变化。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枫林卫生院收治住院患者1934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41.2%。
在医联体建设大潮中,不少特色专科医院也积极“走出去”,除了在市内探索建立医联体外,不少有实力的医院还将目光投向市外,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
去年,株洲市中心医院与湘雅名医张广森签约共建株洲市血液病中心;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对接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为北京同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盟成员;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与中科院北京望京医院签订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3年合作协议……
“借助这些专科联盟,株洲各级医疗机构筑巢引凤,提升了株洲的医疗服务水平。”株洲市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