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是从两年前的那通电话开始的。
“能不能把中医药的历史画出来?”当电话那头传来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脏外科教授范慧敏的请求,画了一辈子连环画的罗希贤决定接受这个挑战。
一位连环画画家、一位中西医结合心脏病医生,因为“生命中的一次交集”,两个人共同踏上了一段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旅程。
这次不平凡的交集,被熔炼成一册中医药文化原创连环画作品——《中医史画》。
2019年3月21日,《中医史画》在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画说中医药历史”连环画展上展出,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cription="编辑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中医史画》中的连环画。
百个故事浓缩中医历史
只用一小时,就让“门外汉”大概了解中医药上千年的历史,可能做到吗?
“这本画册很容易理解。”当上海中医药大学留学生阿来翻阅完《中医史画》,她脸上露出的兴奋表情已经让这个问题的答案呼之欲出。
2016年,范慧敏担任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开始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两年前,范慧敏想画一幅自己的画像作为微信头像,经朋友推荐,他结识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连环画项目传承人罗希贤。
连环画这一艺术形式,在清末民初于上海蓬勃发展,由于体积只有巴掌大小,可以放在掌心里阅读,也被老百姓称为“小人书”。
在结识范慧敏之前,年逾70岁的罗希贤已经画了50多年连环画,创作出了《普洱茶》《兵马俑》等一系列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环画作品。但有关中医药历史的绘画,他还从未涉足。
“就用这种写实、生动、通俗易懂的绘画形式,展现中医药历史,传播中医药文化。”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把这次“心血来潮”的“灵感”付诸实践。
但是,要把千年的历史浓缩成百余幅连环画,是一项大工程。罗希贤、范慧敏带领创作团队,将中医史通读了好几遍,然后再从中筛选出适合以图画形式呈现的故事。
“把这么长的历史啃下来,绝非易事。”罗希贤将这一过程比作“浪里淘金”。在先后查阅数十本中医药书籍、拜访多位中医药领域权威专家后,他们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严世芸的指导下,从5000余年的历史中筛选出了上百个故事。
在中医药历史长河中的这次巡游,让这位画家提笔创作出自己从业生涯的首本中医药历史连环画,也让这位中西医结合医生更加坚定了“做一个中医药文化传播者”的理想。
“在这之后,我开始根据筛选出的故事内容编写每幅图下的脚本,既要分情节又需注意连贯性。”整整8个月,在经历草稿、初稿、精稿、上墨线四个过程后,这册连环画终于付梓。
从远古人以火化腥开始,到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为止,这册连环画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医发展史。
国医大师陈可冀看到这些连环画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它们集知识性、科学性与连环画的美学价值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与欣赏价值,会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绘画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数量少,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在工作之余,范慧敏经常去位于上海外滩的外文书店,他发现目前面向海外的中医药文化图书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如果这些连环画也能海外发行,岂不是能为中医药的海外传播尽一份力。
因此,在连环画创作之初,范慧敏就决定,要为这套连环画配上英文注释,以便其更好地在海外传播。
“翻译对于中医药文化图书走出去十分重要。”范慧敏说,比如中医里的“上火”,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去翻译,很容易被翻译成“着火了”,这就不能准确传达出中医药的文化内涵。
为此,范慧敏团队邀请了从事中医药翻译多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韩丑萍,为这套连环画的故事内容进行英文翻译,以达到既能精准传达中医药文化里的真实内涵,又能够让外国读者真正理解的目的。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团队还邀请了国外的一些专家进行翻译审读,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为了让中医药历史连环画更易于传播,创作团队还在表现形式上加入了更多的创新。传统连环画为64开本,很小巧。为了迎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创作团队决定用32开大小的宣纸来印刷装订,让传统的连环画改头换面,外观尺寸更接近于年轻人所熟知的国外卡通书,为连环画创作吹来了一股新风。
除了《中医史画》,创作团队还邀请了众多中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中医养生知识,创作出了《养生新画》和《药膳趣画》两册书,与《中医史画》作为系列丛书出版。
让罗希贤没有想到的是,他创作的连环画,有一天会远渡重洋,影响到海外群众。
2018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援摩洛哥医疗队将这套丛书作为礼物带到了摩洛哥。很快,团队收到了来自摩洛哥的更多“订单”。
如今,在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连环画因通俗易懂的特点,成为当地群众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的最好途径之一。
这套丛书在海外受到的好评让罗希贤更加相信,绘画是世界通用的语言。
中医药文化成热门“IP”
在中医药历史连环画的创作过程中,与上海相须文创团队的邂逅,给了罗希贤更多“画故事”的灵感。
这支以80、90后年轻人为主的创作团队,对于中医药文创产品的创作有着独到的理解。
在连环画与中医药两种传统文化珠联璧合的创作过程中,罗希贤体会到了中医药文化的生命力:“我原以为中医药文化很古老,但没想到它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丰富并且具有时代感。”
不出所料,这套连环画已经走入上海的中小学和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热捧的中医药科普读物。
除了中医药历史连环画,作为一名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近些年,范慧敏明显感受到中医药文创产品的蓬勃发展,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中医药文化产品涌现出来。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钱思妍团队创作的中医药连载漫画《本草孤虚录》、湖北省中医院策划制作的养生日历、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出品的印有中医药养生知识的环保纸袋等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跨界文化产品,不仅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表明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文化创意市场的热门“IP”(指已经非常火爆,拥有强大粉丝群的知识产权作品)。
范慧敏认为,这样的跨界尝试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因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是文创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来源。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文化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中医药健康产业新业态,能够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药文创产品如何能走得更远?
范慧敏认为,如今中医药文创产品还缺乏响亮的品牌,从理念到设计、包装等方面还需要改善。此外,中医药文创产品不仅要保有中医特色,更要有时尚元素,才能走向国际市场,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