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浙江省杭州市,早上7点的气温还是微凉的。杭州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方晓江匆匆走进了医院,门口已经有七八个“老朋友”在等她了。
这天上午有她的门诊,但是25个号早就被抢完了,还有一些老人因为没挂上号,就提前联系她想让她加个号。
“方医生,要麻烦您今天再为我加个号了!这次您的号子又没有‘秒到’。”大伯大妈们知道方医生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于是他们就常常等在这里,就为求一号。
方晓江听到这样的请求,总是不忍拒绝。
心病还需心药医
方晓江对待患者很有耐心,问诊时,她和患者聊,聊症状,聊吃过什么药,聊家族史。总之尽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然后抽丝剥茧,逐步深入,找出背后病因。
“排队两小时,看病两分钟”,是很多患者在三甲医院就医时的糟糕体验,但在方晓江这里从来不会,她会跟每一个患者都做充足的沟通、解释,并且安慰他们。
“大妈,你前段时间是不是去住院啦?恢复还好吗?”“大爷,你上次用的那个吃心脏的药可以不用吃了,现在恢复得很好。”“这个药你不想吃啊?那行,那咱就不吃,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在门诊,方晓江基本能记得每一个老病人的基本情况。
心血管内科门诊的病人,大多分两类,一类是有多种慢性疾病在身的“三高”老人,年纪大了,血压、血糖、血脂就像是三座大山,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所以他们总想找个人说道说道;另一类就是中年女性,作为家里的重要支撑,身上肩负得太多,就容易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希望能有人可以来好好爱护。
虽然病情不同,但是他们内心所需的都大抵相同:想要有人懂,有人安慰,而方晓江,就是那个人。
神奇的“魔力”让患者“听话”
在她看来,心血管内科的病,有一个特点就是三分靠医生,七分靠患者。只有患者自己认可,愿意积极配合医生,疗效才可以事半功倍。而老人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在她办公桌的边上,有一个“血管模型”。对于一些对自己的身体很有“主意”的老人,方晓江就会拿出这个模型,像给小朋友讲故事一样,把疾病的原理、用药的原理讲给老人听。
所以,常常会有老人不肯住院,不肯吃药,家人都说服不了,但只要一到方晓江的门诊,他们就会乖乖“听话”。
院心血管内科的副护士长徐萍,跟方晓江已经一起共事了十余年。对方晓江身上这种神奇的“魔力”,她佩服不已。但她知道,这种力量来源于方晓江平时细水长流的积累。
除了心内科的疾病外,有些老人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去其他内分泌科或者肾内科检查,她就一定会帮忙联系好专家,等安排好以后再让老人去找;有老人因为要手术,情绪一直不稳定,家人就来找方晓江,她就会赶忙去病房安慰老人家,老人一下子就安心踏实了;有时候老人从家来一趟医院不容易,她就把自己的电话给老人,这样老人如果有什么事,就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她。
“甜蜜的负担”
在医院的办公室,几乎每个月都会收到患者对方晓江不同形式的“感谢信”,有锦旗、有微信留言,也有在广播里高调“表白”的。而在方晓江看来,她做的事再普通不过了。
当然,这些感谢有时也会成为她“甜蜜的负担”。跟患者相处久了,很多“老朋友”就总想给她送点什么,表达一下自己的感谢之情。
徐萍说,她经常能听到患者跟她说,“方医师你怎么这样的。”
听着像是有些埋怨,但其实,那是因为方晓江又在拒绝患者送来的各种礼物了。有些时候,对一些老人家的“特别礼物”实在盛情难却,为了不拂他人的好意,方晓江也会先收下,事后再找徐萍还给患者家属或者直接充进患者的住院费里。
“有老人来定期复查,有些药吃完了,有些药没吃完,他们就会在家里数清楚写下来告诉我,这样就省去了我去系统里查的麻烦,我就很感动。”方晓江说,老人其实情感很简单,没有太多心思,只要真诚以待,他们也完全会把你当家人。
采访当天,记者与方晓江约了10点在门诊见面,想着11点半门诊结束就可以静下来聊一聊。但是她说,她每次门诊基本都要到1点半,让记者晚点去。等记者11点半到诊室的时候,她还在被一群患者紧紧围着。
她就一直不停地看着、写着、说着。直到下午1点半,近50个号子才看完,此时,下午的门诊都开始了。
一份2小时前同事帮忙点的盒饭,就安静地躺在诊室后面的床上,早已凉了。而这样的状态,她早已习以为常。
“有个老患者2点要到病房找我,我们要不边走边说?”在看病的时候,她很“慢”,但对患者以外的事,她又很“急”。
聊起家庭,方晓江说她的孩子现在已经高三了,也面临着要选择专业。
“会不会让孩子学医?”记者问她。
“以后想做什么,我完全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但是我会告诉她,做医生很辛苦,有时会有挫败感,但真的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方晓江说。(徐尤佳 柴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