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 昊)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7月重点监测区域和74个重点监测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其中,与6月相比,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24.2%上升到36.5%,提高了12.3个百分点。但在京津冀地区的13个城市中,除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外,其他1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而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7月达标天数比例仅为29.0%,与6月相比,下降了37.7个百分点。
今年7月,74个重点监测城市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12.9%~100%,平均污染超标天数比例为29.3%,其中,轻度污染占21.1%,中度污染占6.5%,重度污染占1.7%。有17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臭氧和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分别占污染天数的71.6%和24.0%。按照城市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评价,7月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位城市分别是唐山、邯郸、石家庄、济南、邢台、天津、保定、兰州、郑州和衡水。
此外,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12.9%~71.0%,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36.5%。京津冀地区污染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占48.8%。长三角地区25个城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29.0%~100.0%,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3.5%,上海、苏州、嘉兴和杭州4个城市达标天数不足50%。长三角地区污染天数中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占98.0%。珠三角地区9个城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范围为74.2%~100%,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90.3%,珠三角地区超标天数中全部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