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抢跑的身影
华夏医疗只是医改方案出台前夜众多资本抢跑身影中的一家。
7月25日,由顺德民营企业家共同投资8亿组建的广东同江医院工程正式启动。据悉,这是目前顺德已批准立项的惟一一家三级甲等水平的医疗机构,同时也是广东省卫生厅批准的最大型综合性质的民营医院之一。
8月8日,哈尔滨首家合资组建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哈尔滨顺迈医院正式落户利民开发区。该医院是由台湾顺迈集团和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联合组建的,这种公立医院和民营医疗机构联合投资的方式在哈尔滨市尚属首次。据悉,该医院规划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投资3亿美元,计划提供3000张床位,是国内最大的合资医院,同时改写了东北三省无台资医院的历史。
除了这些正在兴建的医院,还有很多对内地医疗市场有着极大兴趣的海外资本正在开始出发。台湾澄清医院就是其中之一。
“对我们来说,内地的健康产业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市场。随着内地经济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健康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毫无疑问,健康产业是非常有前景的。内地的医改政策虽然还没有方案出台,但我们认为这恰恰是一个进入的机会。如果先入为主,我们对整个市场会有更多的了解,也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言者程凯力,现任上海德翰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这是一家在上海成立不久的台资公司,隶属于台湾澄清医院。澄清医院是台湾的一家私立医院集团,程凯力坦言,澄清医院希望与内地更多的医疗机构合作。
“现在是国际资本进入的好时机,之前有很多国际资本通过港澳台通道已经隐秘进入。从政策面看,海外资金进入的时机到了,而且很猛。未来一段时间的医疗并购案将会越来越多。”山东心脑血管医院院长王保平说。
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教授杜乐勋对《中国医院院长》表示,从去年到今年,很多大型的国际研讨会频频召开,主题都围绕医疗、医药、投资等话题。其中很多高规格卫生医疗会议都有卫生部、财政部等部委参与,这也表明了一种信号。
医改政策曲线图
对于资本意图进入医疗行业来说,毫无疑问,医改政策演进的起伏,也就是其蛰伏或活跃的根由。
对中国医疗市场具有前瞻性和趋势性判断的早期投资人,当属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1989年,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率团访京,在拜会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顾英奇时提出,要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3个拥有2000个床位的医院。
针对王永庆的投资愿望,顾英奇当时回答说:“如果是台商要表现人道主义,为大陆居民提供医疗服务那是欢迎的;如果是营利性的医院,恐怕就不好谈了,因为大陆的医疗事业是政府财政补贴的,不是营利性的。”
从3月收购重庆爱德华医院开始,这一模式就开始不断复制。在收购一个医院后,华夏医疗集团会建立一整套的整合优化系统,对整体医疗资源及医院结构进行整合优化。
在整个系统中,对医疗品牌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医院的品牌战略是医院的核心战略,品牌是否与医院整体战略相匹配,是否需要重新定位,是否与医院的专科特色、技术创新能力、医疗流程、服务标准等相契合,都是专家关注的问题。通过整合和优化,对医院的品牌及相关方面重新梳理,真正实现医院最终的品牌价值提升。”华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陈静说道。
7月,重庆爱德华医院承办的“2007全国妇科肿瘤与不孕微创新技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会议期间,重庆市慈善总会与爱德华医院特别筹资100万元,共同成立“重庆医疗慈善救助基金”。资助贫困女性患者。华夏医疗进入所带来的资本和专业管理使重庆爱德华医院再上了一个台阶。
同样,王永庆的长庚医院进入内地,给国内医院带来的不仅是资本方面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管理提升方面的压力—长庚医院一直就以强悍的成本管理著称。
“海外资本们提供给消费者的不仅包括医疗技术,还更加注重人文环境、增值服务、倡导健康文化等。”广东医学院医院管理研究室研究员吴进军认为,“不过,内地医疗机构尤其是公立医院不会坐以待毙。海外资金进入医疗行业,将迫使内地医疗机构更加注重服务、管理与品牌,在自身的品牌塑造方面,内地医疗机构可能会有一个反弹。”
“我深信,外资进入中国医疗行业正在加速度。”上海德翰健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凯力相信自己的判断,更相信这个庞大的市场有潜力可挖掘。
至此,关于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及医改问题由于“非典”的突然出现而浮出水面。某种意义上,当年的“非典”引发了全民关注,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资、医改问题起到了推进作用。idxdy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