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热点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日益富裕及老龄化对医械的需求日益迫切。近年来医械产品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延伸,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市场也随之扩大。那么什么样的医械及服务可以得到VC的关注呢?
针对这个问题姜峰指出,尽管国内医械行业总体水平是快速增长的,但仍远低于中国市场需求增长水平。中国高档医械进口产品约占70%左右;中国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将促进医械消费的增加;人口老龄化、生活日益富裕、家用保健器械将大幅增长;疾病的交叉感染,使医疗部门对消毒、灭菌、皮肤抗菌、废物处理等产品的需求量大增;农村乡(镇)卫生医疗机构是潜力巨大的市场。
对于未来投资的热点徐峥表示:“归纳起来VC可以在五个细分领域发现投资机会,分别是计算机相关技术、家庭和自我保健器械、微创医械、器官移植和辅助医械、医疗服务机构。”据徐峥介绍,计算机相关技术包括计算机辅助诊断、智能器械、生物传感器械、机器人和器械网络;家庭和自我保健器械包括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家庭自我医疗与远程医疗相应产品;微创医械包括无创伤或微创伤的医械、医学成像、微型化医械、激光诊疗、机器人外科和非植入式辅助传感;器官移植和辅助医械包括人工骨、心脏瓣膜、心泵、软骨皮肤及神经肌肉刺激器等。医疗服务包括专科医院、创新的服务模式、医药外包服务等。
我们已经投资了两个项目,高端磁共振医疗透视系统生产商奥泰医疗,以及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商伽玛星医疗,我们对这个产业理解是很深的,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会出现医械和服务领域的巨头。”梁颖宇说。
对于这五个投资热点,曹越表示认同并详细谈到了医院信息化服务这个子行业的投资价值。据曹越介绍,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医械需求增长。这个趋势会引发对影像化、数字化等高、精、尖医疗设备的需求增长。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普遍建立又使得医院有了进一步建立以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CIS)的要求,占全部医疗信息90%以上的医疗影像信息的处理更是今后医院信息化的核心所在。医院信息化趋势给医械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推算,全国PACS市场的总需求达211.7亿元,如果考虑到由PACS衍生出的高档影像设备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市场,PACS的市场容量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在医械这个大领域里,每一个细分市场都会有很多机会,尤其是行业的前几名都将会受到VC的关注。”曹越说。
当一场电影达到高潮的时候,通常也就是这部影片尾声到来的时候。而中国的互联网创业潮似乎和电影的这种规律类似。虽然时下的互联网仍在以极大的热情召唤VC,但逐利的资本显然对这轮大潮已丧失了些许兴趣。
然而与互联网形成对比的是,医疗行业投资却热起来了。经本刊记者调查发现,截止2007年8月,共有近12家企业拿到VC/PE的资金,涉及金额近2亿美元,数据表明,这些企业大都集中在医用设备、医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三个细分领域。就中国内地医疗器械及服务市场而言,这是自2003年以来投资最多的一个年份。不难发现,传统制药和生物技术仍然入不了风险投资的“法眼”,反倒是医疗衍生品——和医疗有关的设备器械以及服务(以下简称医械)受到了VC的首肯。国际趋势无不如此,据美国权威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第二季度投资最明显的特征是医疗设备行业投资连续创新高,融资达10亿美元,同比增加58%,交易数量达75笔。
长期以来,医疗行业由于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投资期长,风险大,再加上医改等众多不确定政策因素的制约,一直让VC裹足不前。但是,2007年上市的中国医药外包服务商药明康德和较早前上市的医疗器械制造商迈瑞医疗在海外市场良好的表现,触动了VC的神经。而中国“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及社区医疗的推广,到2010年由此产生的近1500亿元的市场,再次为VC注入了一针兴奋剂。
除了医疗设备与器械,这个行业中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医疗服务。最近陆续获得投资的佳美口腔、慈济体检以及爱康网等企业就是明证。由于生物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在中国产业化机制不健全等原因,海外很多对药业投资很有经验的VC最后都落点在医疗器械和服务上。究其原因,医械领域投资的运作模式简单,基本以销售设备、软件、服务等为主,只要符合医院及百姓的需求即可。
面对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即将爆发式增长的市场,VC们又怎么会放弃这个医械“金矿”呢?
中国的医疗健康支出已成为继食品、教育之后的第三大消费支出,但该产业的总体规模还仅占到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的比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中国医疗企业不断上市的消息也再一次证明其价值所在。
2007年8月11日,中国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在纽约证交所上市,首日股价飙升40%至19.60美元,成功融资1.85亿美元,上市当天公司市值超过11亿美元;去年9月,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医疗设备企业深圳迈瑞医疗,目前估价高达40美元以上,总市值超过23亿美元;同属医疗器械行业的纳斯达克上市企业中国医疗技术有限公司(CMED),自上市以来估价已经上涨一倍,近期股价为23美元以上,公司市值接近6亿美元。
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2007年2月6日登陆纳斯达克的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生制药)IPO价格为每股16美元,首个交易日股价升至18.10美元后即开始走下坡路,至今虽略有回暖,但仍徘徊于发行价左右。同样遭遇了下挫命运的还有今年3月登陆纽交所的中药概念股同济堂药业,上市后即跌破发行价10美元,迄今仍在这个价位附近徘徊,而今年2月初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武夷药业上市之后其股价也表现平平。
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三家在海外资本市场表示良好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医疗器械(以下简称医械)及服务。究其原因,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徐峥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医械比较符合VC投资的周期,并且企业的利润要比医药企业高很多。” idxdy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