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颖)最新发布的“北京市2012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依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73.3%。
“健康白皮书”中的数据还显示,北京市居民急性冠心病事件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35—44岁男性人群,近3年内,急性冠心病发病率增加了30.3%,这说明心脑血管疾病对中青年男性居民健康的威胁不断增大。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对中青年男性居民健康的威胁,北京市将首先在“阳光长城计划”(即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肿瘤、口腔疾病四大防治行动)慢病防控社区实践基地开展推广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工作,并逐步向全市推开。
据了解,血栓形成和栓塞可以发生在血液循环的任何一处。动脉血栓可导致心肌梗死、脑梗死等重要器官坏死,静脉血栓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严重疾病。血栓性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其病死率高、致残率高。
2011年“健康白皮书”的统计结果显示,血栓性疾病已成为北京市首位的住院和死亡原因。为此,北京市卫生局将“推广阿司匹林预防血栓性疾病”工作纳入“阳光长城计划2013”,通过研究社区使用阿司匹林的现状和问题、对社区医师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和指导,提高血栓性疾病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率,从而降低其血栓性疾病的再发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百姓健康。
据介绍,作为慢病防控社区实践基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内科和全科医生,将在二级、三级医院专家的定期指导下,熟悉阿司匹林的适应证和用量,综合评判血栓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用药需求,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促进适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能够实实在在服用药品,减少血栓性疾病的再发和死亡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