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数年里,公共舆论对科学研究的看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看法是消极的。层出不穷的学术欺诈以及围绕资金展开的无休止的争吵,使人们开始怀疑科研的诚信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许多人还将矛头直指政治色彩浓厚的科研项目。
毫无疑问,科学研究承载着价值。虽然对某种理论和意识形态的推崇会导致科学假设与方法的偏离,但这是错在方法的应用,而不是方法本身。换句话说,个别科学家的偏见和错误一般不会影响到公众对科学研究的看法。实际上,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实惠,人们对于科学探索本身的看法可能是非常积极的。
独立实验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研究员对此展开了测试。他们假设科学研究深深地蕴涵着一种道德追求,这种追求注重寻求真相、维护公平,以及视集体的利益和福祉高于一切。
他们将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上,认为科学研究与道德的联系是根深蒂固的,每当人们想到科学研究时,都会不自主地联想到道德行为。
研究者设计了4个独立的研究项目。第一个研究项目旨在建立一个个体信任科研的程度与他们执行道德准则的可能性(当科研假设与道德相违背时)之间简单的关系。该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来衡量参与者对科研的信任程度,不过在此之前参与者会先阅读一份关于“约会强奸”的资料并被要求对该行为的“错误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表明:那些对科学研究信任程度高的人对这种犯罪行为的指责也更加尖锐。
当然,这种简单的相关性很容易获得多种可供替代的解释。为了排除这些可能性,另外3个研究项目利用实验操作来测试人们对于科学的信任程度是否会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无论是记录中的还是实际生活中的。
以上3项实验都使用一种被称为“引导”的技巧:参与者将接触到一些与特定词条相关的单词以便激发他们的认知力。换句话说,当人们看到例如逻辑、假设、实验室以及理论这类词汇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科学研究,并且这些词汇描述对个体的随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被归因于该个体与相关词条间的联系。
研究参与者首先要完成一项混乱单词测试,测试中他们要么需要从无序的单词中找出与科研相关的单词,要么从无序的单词中梳理出与科研无关的单词。之后,他们或者阅读约会强奸的内容并对该犯罪行为给出评价,然后报告他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中采取各种利他行为的意愿程度,或者参与一个名为独裁者的行为经济学游戏。在游戏中参与者被给予一定量的金钱(5美元),并被要求对这笔钱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划分,一部分留给自己,另一部分给予另一位匿名的参与者。参与者给予匿名玩家的金钱数额将作为他们利他行为的指标。
一致结果
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致的结果:与科学有关的想法会让人更遵守道德规范,更具有利他意识,以及更多实施利他行为。总之,科学和道德之间显示出在概念上的强劲联系。
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有一个变量可能会限制实验结果的普遍适用性。一些证据显示,不同政党对待科学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保守党变得越来越不相信科学。尽管研究人员在实验中采取了宗教方法(不会影响科学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但在观念上研究者仍要考虑到政治立场的因素。
深入思考
即便如此,人们有理由相信,公众、自由主义者或保守派,能够区别科学发展进程和科学从业者。同样地,人们可能不信任政客,但仍承认政治结构一般组织原则的高贵所在。不管科学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展,人们总能用宽容的心态看待科学。
这些结果看上去似乎令人鼓舞,尤其是对于科学爱好者而言。但是把美德强加于科学之上,可能要付出的代价之一是我们响应研究结论的方式将被改变。当面对一个和所珍视的信仰背道而驰的发现时,我们更有可能质疑这名研究者的诚实性。如果科学具有根本的道德性,那么又如何得出这种攻击性的结论呢?
如何修正人们的思维过程呢?更多的重视和更全面的理解都有助于获得成功。当你有必要的工具来评估科学家的研究时,要想否认某些具有挑战性的发现的意义是大为困难的。一份针对全球变暖的新研究,不管你认为作者的动机可能是什么,当你了解后很难对其不予理会。在缺乏这些知识的情况下,科学所附着的美德将成为意识形态转变的驱动力。(段歆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