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炼鸡毛油、鸭毛油等假冒食用油出售,案值达6000万元 正规企业炼制“新型地沟油”
6000多万元案值、117家涉案企业、16名被告人——随着一宗特大制贩“地沟油案”2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一个“地沟油”制贩网络呈现在人们眼前。记者调查发现,令人震惊的远不仅是该案的案值之大和涉案企业之多。作为一家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正规企业,江苏康润食品配料公司竟然“不务正业”从事非法生产,甚至打通了产业的上下游,形成了制贩“地沟油”的完整产业链。
庭审现场:被告人以手遮面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2日上午,案件主犯、江苏康润食品公司法人代表在法警的押解下进入法庭,看到庭审现场连走廊都站满了旁听的人,王某下意识地挡住了脸,发出一声惊呼。
当天,江苏省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江苏康润食品公司副总经理王某等16人制贩“地沟油”案。据检察机关查证,自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康润公司、涉案个人和企业生产交易“地沟油”金额高达6000万元人民币,这些交易包括购销火炼鸡毛油、鸭毛油、炼制动物油假冒食用油出售等。
据公安机关调查,案件涉及北京、上海、江苏等全国12个省市,共计117家大中型食用油、食品加工企业以及个人粮油店牵涉其中,范围之广实属罕见。
大案背后:合法企业逐利非法勾当
据记者调查,江苏康润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主要生产食用油脂、火锅底料、方便面油料包等食品配料,是一家证照齐全的食品加工企业。但为追逐暴利,从2008年便开始收购毛油生产劣质油品。据了解,正规食用油的成本约为14000元/吨,每吨利润不足千元。而以劣质油脂生产“地沟油”成本在7000-8000元/吨。
在庭审的间隙,记者来到康润公司被查封厂房。在这里记者看到7个储量在50吨左右的储油罐,全部用于储存毛油。这些毛油都来自于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屠宰场和小作坊,它们利用屠宰废弃物(包括猪皮、牛皮、羊皮上刮下的碎末、毛料)和一些变质的动物内脏熬制毛油。这种劣质油脂原本只能用于工业生产或动物饲料用油,却被康润公司大量收购用于制造新型“地沟油”。
“专业的设备、随意粘贴的标签、无节制的添加剂,每天让数十吨带着腐臭的毛油变身各项指标合格的‘食用油’。”参与案件侦破的东海县公安局民警冯登超说。“这种披着合法外衣的不法勾当很难识别。”经办民警、连云港市东海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中队长孙涛说,从原料收购到产品销售,以康润公司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地沟油产业链”。
“法律是舌尖安全的最后底线,我们必须守住这条底线。”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新华社记者 杨绍功 刘兆权 朱国亮
(据新华社南京9月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