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孙国根 通讯员严晓慧)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肝病医学监护科主任王介非教授研究团队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法或可成为治疗肝衰竭的新方法。日前,长江三角洲肝衰竭临床救治协作网论坛暨第六期危重症肝炎诊断救治新进展学习班在上海市举办。记者从学习班上获得上述信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指存在于脐带中的间充质干细胞,这种干细胞能分化“再生”心脏、肝、肾、肺、胰腺、神经、骨骼、肌肉、脂肪等多种组织细胞,几乎涵盖了人体所有组织细胞。王介非团队应用经静脉移植脐带间质干细胞法治疗肝衰竭大鼠模型,发现移植后的脐带间质干细胞使大鼠肝细胞明显出现再生功能,肝衰竭好转。
在多年动物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王介非团队对12位放弃肝移植的肝衰竭患者通过外周静脉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结果表明,肝衰竭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并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直接参与了患者肝细胞再生。该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中华传染病杂志》上。
王介非认为,尽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法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其安全性等仍需进一步证实,如分子机制、使用时机、途径和剂量,以及移植实际临床疗效、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