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几年来,中国、印度这两大亚洲大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带动周边邻国经济蓬勃发展,西方经济学家由此认识到,一个新的“亚洲时代”正在到来,而传统的由欧、美两大洲主宰世界经济的格局将随之转变,这些转变也显现在医疗器械产业上。从本文对近年来中国、印度、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等亚洲国家医疗器械产业的贸易方式、市场发展等详实的分析中不难看到,亚洲医疗器械产业存在着诸多机遇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如今的亚洲已不再是落后、不发达的大洲,而是一个充满商业机会的‘新大洲’,这里已成为国际医疗器械产业的一个大市场。”美国太平洋之桥药品/医疗器械咨询公司的CEO格罗斯日前分析说,工业强盛的日本是亚洲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额高达450亿美元(美国为860亿美元),其是美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出口市场,美国对日本的医疗器械出口额近年来保持在每年350亿美元左右,高于其对德国、荷兰、加拿大、英国、墨西哥等国的医疗器械出口额;中国是亚洲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40~80亿美元;比中国经济总量要小得多的印度和欲迈入“世界第七大经济体”的韩国也已成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眼里的热点市场,2007年西方国家对印、韩的医疗器械出口额在18亿美元以上,仅美国对韩国的医疗器械出口总额即超过8亿美元;而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南亚地区,也已从过去世界医疗器械市场上的“配角”迅速成长为欧美医疗器械厂商的重要客户。
现状:品享有良好声誉
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该国早已具备复杂而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法规,以及一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故日本医疗器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对于欧美医疗器械出口商来说,要想将其产品打入日本市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日本对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有极其严格的审批和试验程序,更主要的是日本自身也是世界主要医疗器械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
中国:充满商业机会
对于欧美医疗器械厂商来说,中国不仅是一大出口市场,也是一大进口市场。一方面,与日本不同,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尚缺乏完善的关于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法规制度,加上中国缺乏自行研制、生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如CT、MRI、PET等)的能力,而国内又急需这类诊断设备,故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迅速成为欧美厂商推销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大市场。据美国太平洋之桥咨询公司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进口CT机的数量已远远超过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亚洲国家。idxdy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