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肖波
晚报讯 全国每年至少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今天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徐汇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今天揭牌,同时,一条公益危机干预热线(400-9213-120)开通。
本市大部分区县的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已基本覆盖学校、社区、医院和特殊群体的心理咨询服务,但自杀干预一块相对较少。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单淮海医生一直致力于预防自杀工作,他表示,自从2003年召开上海市首次自杀预防会议迄今已十年,上海成立了包括黄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浦东公利医院等在内的心理危机干预门诊,六七十名自杀干预志愿者医生占了较大比例,其他包括教师、媒体、警务、药师和护士、企业管理人员。他们发现,自杀未遂事件中女性高于男性,88%有精神心理疾患,63%的人一个月内曾遭遇心理应激,服药自杀(农药、精神药物等)占86%。
徐汇区卫生局副局长王克利表示,眼下自杀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政府还没有一个牵头部门,资源尚未整合。尽管不同部门都做了大量工作,但自杀干预体系尚未形成。同时,能够进行自杀现场干预的专家储备严重不足,对自杀的早期识别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徐汇区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成立后,建立起一整套危机干预的救助系统。由于自杀行为是心理危机的极端表现,通过合适的心理健康服务,可以早期发现并及时化解。因此,此次徐汇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将采取“现场解救,跟进心理服务”的方法,有些对象还需要纳入高危群体建立相应干预小组,进一步完善自杀干预机制。
此外,青少年、婚恋和家庭、就业问题、厌世悲观群体等各种自杀高发群体中,引起自杀的原因差异较大,专家建议成立若干特殊群体的心理咨询和干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