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公寓里,厨房垃圾不仅没有分类,还到处乱扔。教室中,书桌里充斥着各种食品包装袋和饮料瓶……提起中国垃圾处理的现状,韩国留学生金成钦撇撇嘴,一直摇头。而在韩国,餐厨垃圾分类回收已经发展完善。
暑假里,金成钦和4位中国同学申报了“中韩餐厨垃圾回收模式的对比研究”的课题,并分别在中韩两国进行实地调研。他们发现,仅一成中国居民具有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回收后资源化再利用“形同虚设”,制作出的肥料并不利于土地使用。想要改变现状,金成钦建议,树立环保意识是根本。
一成中国居民关注垃圾分类
金成钦是一名就读于同济大学环境学院的韩国留学生,在中国读书十年,他觉得“中国什么都好,就是垃圾处理令人遗憾”。
金成钦的家乡韩国宜山市是厨余垃圾分类处理、“从量制”收费的试点城市,从2009年开始,宜山市市民厨房里都安装了垃圾干燥、分类和粉碎装置,厨余垃圾处理回收模式逐渐成熟。今年6月1日开始,整个韩国全面实现厨余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处理。“我想把韩国比较完善的厨余垃圾处理理念和方式推广到中国”。于是,金成钦申报了《中韩餐厨垃圾回收模式的对比研究》课题。
其实上海早在2011年就开始试点厨余垃圾分类。浦东新区专设101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它垃圾三种进行分类回收。但经过第三方测评,当年垃圾分类参与率仅50%,投放正确率不到40%。
金成钦团队设计了调查问卷,分别在居民区和校园发放,统计结果显示,仅有一成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并关注垃圾分类状况,即使是环境专业的大学生,这一比例也只有24%。“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鸡蛋壳、骨头、蔬菜的茎和梗都不属于厨余垃圾的范围,更不要说主动进行厨余垃圾分类了。”对于厨余垃圾处理政策,了解的居民还不足5%,关注厨余垃圾处理状况的人也仅有14%。
金成钦和团队成员潘辰一起来到杨浦区垃圾中转站进行调研,发现居民丢弃垃圾时没有将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分开,以至于垃圾中转站配置的分类机器形同虚设。“只能人工对垃圾‘破袋’简单分检,再放到垃圾处理仪器上进行下一步处理。”
垃圾分类是为了将垃圾减量化,主要目的是快速找出生活垃圾中的可循环物资,进行合理的资源利用。金成钦和潘辰简单计算过,虽然推广垃圾分类需要耗费一定成本,但相比于垃圾中转站的人力成本、垃圾运输和填埋成本相比,仍是一笔“划算账”。
不分类导致资源难以再利用
人们常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这种说法在中国很难站稳脚跟。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何品晶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国内,废弃纸张、塑料易拉罐在进入垃圾中转站之前已经被回收得很彻底。比如有的小朋友会攒着废旧报纸书籍卖掉当零用钱,拾荒者也会将垃圾中的塑料瓶收集起来,等垃圾到了中转站,已基本没有可利用的“宝贝”。
在韩国,分类的垃圾会经过资源化处理制作成肥料,营养较为丰富的肥料免费提供给农民,其余供给园林。但在中国,利用餐厨垃圾制作成的肥料利用价值并不高,相反,土壤使用了这些肥料会产生“板结”,导致土壤本身肥力不断退化。这是因为中国的饮食含有“高油”、“高盐”,并且没有经过前期分离处理,后期处理得到的肥料也不是理想化的循环利用资源。
通过上网查询,金成钦找到上海万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企业。通过邮件采访得知,正是因为国内垃圾分类没有很好实践,无意中抬高了后期资源化再利用的成本,虽然有非常成熟的技术和先进的设备,这家企业的垃圾处理理念和处理设备至今在上海也没有成功的推广案例。
环保意识要渗透到方方面面
在金成钦看来,垃圾分类回收取决于市民的环保意识。他告诉记者,韩国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逐渐树立起垃圾分类的概念,环保意识已经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在韩国银行中有专设的“绿色信用卡”,每当购买有机绿色食品,都可以在信用卡中得到绿色积分。大型超市进货后,不会将包装纸箱随手扔掉,而是整齐地排列在超市门口免费提供给消费者取用,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频率。
韩国环境局和教育局也通过合作,将环保意识引进课堂。韩国学生必须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活动,以获得相应的学分。韩国每年也会举办全国性公益视频制作大赛,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此类比赛非常看重,获奖学生甚至因为一次比赛改变前途。
“想要改变中国餐厨垃圾处理和回收的现状,一定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从树立环保意识开始,让生活变得更好。”金成钦说。
本报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