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医疗器械检查费用紧随药费之后,成为病人的第二大负担。为此,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制定和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的指导意见》,以图扭转医疗器械检查费居高不下的状况。现在,国家发改委又将整治目标锁定在医疗器械的价格上。
医疗器械价格混乱引人注目
针对医疗器械市场的混乱状况,此前国家也曾采取过一些措施。2003年,发改委明确提出限价要求,一些地方也制定了相应政策,例如,上海当年就在全国率先推出“一次性医疗器械价格管理办法”。
2004年,全国八省市开始试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经过集中采购,耗材价格确有下降:心脏介入类耗材降价约37.60%,人工关节降价24.26%,心脏起搏器降价比例为15.21%。但此类产品价值与价格背离的情况依然未根本改变。
国家审计署对卫生部和北京市所属10家大型医院的药品和高值医用消耗材料的价格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医疗器材进行转手加价以进口器材最为严重。在抽查的6类35种进口高值器材中,卖给医院的价格平均为报关价的3.34倍。
植入物材料经销商道出了个中秘密:“生产商一般会以市场公开报价的35%-40%的价格卖给经销商,经销商通常以总价的50%往上加价,而医院则会在进货价格的基础上,加价5%后卖给患者。”
例如一个国产植入医疗器械,其市场公开价为9000人民币。也就是说,在这个环节中,生产商以3600元出手,经销商再以8100元卖给医院,医院则加5%后,卖到患都手中就成了9450元。在流通过程中,这种医疗器械“增值”了5850元。更有甚者,有业内资深人士介绍说,一种骨科植入耗材的出厂价仅为3000人民币,但到了医院的价格就成了16000元,翻了5倍多。类似这些问题在业内绝非个别现象。
医疗器械,特别是人体植入物市场价格虚高、有利可图,现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吸引了大量中间商介入。不过,目前有关部门,还未出台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众多代表、委员都对“看病贵、看病难”表示了极大关心,《征求意见稿》在这个时候出台,可谓抓住了“大好时机”。
价格管理也并不容易
从现实操作的层面来看,医疗器械的价格管理也并不容易。国内医疗器械的销售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厂家直销到医院,另一种是通过代理商进入医院。定价权基本掌握在厂家或代理商手中,而医院则按比例加价。
科技含量较高的植入或介入物医疗市场方面,国产同类器械总体水平还较低,进口产品占优势地位。如果一独家代理商“一口咬住”价格,谁也了解不到进货时的真实价格。
因为国内医疗器械尚未形成真正的竞争,如果生产同类、同标准医疗器械的厂家达成默契,组成价格保密联盟;同时,患者又需要这样的产品,在这样的市场供求况状之下,价格监管将怎么进行呢?回想十多年前,当时国外的CT等高端产品为什么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舍我其谁”的供求状态。后来因以东软为代表的国产CT崛起,最终才打破价格坚冰。总之,限价动机虽好,但最终效果还离不开市场背景。
曾有医疗器械经销商直言不讳地说,不要认为从经销商到医院间的一大块利润都归了经销商,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给了医生个人。仔细分析该经销商的说法,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
假如按照国家规定的加价比例进行操作后,生产商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名目的费用,将出厂价与原先价格间的差价返还给经销商,经销商则还将这部分利润返还给医生,这样的结果是植入物医疗器械的价格仍旧下降不了。idwq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