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下一粒胶囊,替代传统的肠胃镜,到人体消化道里拍照、侦察,这种被称为胶囊内窥镜的新型医疗器械如今又添了“新丁”———在本届工博会的创新科技馆内,不靠电池驱动的新一代无线内窥镜成为一大亮点。
严格来说,胶囊内窥镜并不完全是新玩意,是用医用材料制成胶囊,里面装上微型摄像头。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随着肠胃蠕动,胶囊一边完成“肠道旅行”,一边拍摄下肠道器官内部的影像资料,供医生诊断。但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上的“胶囊侦探”,大多数靠胶囊内置的电池为摄像头提供电力,电池最长工作时间为8小时左右,由于每个人的消化周期长短不同,碰到消化周期特别长的胃肠道疾病患者,胶囊往往还没怎么动,电池就用完了,得到的有效医学影像资料有限。此外,为了节省电池,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质量也有限,无法全方位反映肠道内部情况,往往出现漏检。
此次工博会上展出的新一代“胶囊侦探”,由上海交大仪器系的科研人员开发。他们一改传统的电池驱动模式,而是采用电磁波的形式为胶囊供能。他们为胶囊内窥镜配备了一条专用马甲,内嵌电磁波发射装置,可持续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胶囊内原来放置电池的地方现在改放线圈。在电磁波感应下,线圈会产生电流,供微型摄像头工作用。电磁波可以持续发射,胶囊的工作时间想多长就有多长。解决持续供电问题后,拍摄精确度也能提高,拍摄频率可提高至30帧/秒,再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回电脑。
为胶囊供电的电磁波频率基本在人体安全范围内,不过研究人员目前还在继续探索,力求进一步降低电磁频率,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他们还想将胶囊内的电路结构集约成一块集成电路芯片,胶囊的体积有望进一步缩小。不过,以拍摄功能为主的“胶囊侦探”只是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专家展望,未来它的功能还将继续扩展———除了拍摄,还能做介入手术、定点给药等,成为名副其实的体内机器人医生。idwq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