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监护仪是目前各个医院广泛使用的医疗设备,主要用来对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体温、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不仅在治疗期间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能为医生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奠定基础。监护仪的连续正常工作十分重要。但监护仪在工作中会出现故障,这些故障并不是监护仪主机软、硬件功能模块损坏所引起的。临床工作人员如能对此有所了解并加以掌握,就能在现场快速处理,这不仅能减少等待维修的时间,又能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同时还不间断对病人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保证临床治疗的效果。
根据多年来对临床所反映的监护仪故障的总结和处理经验,发现经常出现的非功能性故障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电源系统故障。故障现象:短哲开机后屏幕显示全无,重启后不久又会发生上述现象或反复开机。故障原因:交流供电未能进入监护仪主机,而监护仪内部的充电电池放电完毕。故障检查及排除:在监护仪的面板上,一般都带有交流电指示灯,旁边以中文或英文“charge”或符号“~”等方式标出,当主机以220伏交流电运行时,指示灯点亮;否则开机后,通常会出现电池报警提示。此时应检查电源线是否与电源插座和主机接牢;检查主机交流电开关是否打开;确认插座供电情况是否良好。
2.检测模式参数故障。故障现象:最常见在心电检测时,心电无法显示,或有心电而没有心率;在血压测量时,袖带充气不正常;参数报警频繁并引起如袖带充气,打印报告等。故障原因:监护仪的特定模式参数设置错误。故障检查及排除:在心电参数设置中,主机通常要进行导联选择,如是用三导联还是五导联,特殊情况下还要设置是否进行起博器信号屏蔽;在心率来源设置中,应设置成相应的在检人体信号或自动检测功能,如正在测心电就启用心电信号而不要用血氧脉搏信号;在血压参数设置中,要考虑是成人还是儿童,并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袖带;应随时根据病人实际状态调整报警范围,既起到监护效果,又不致于报警频繁并启动与参数报警相关的其它功能。
3.心电波形异常。故障现象:心电波形不平稳,明显有杂波干扰。故障原因:通常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病人自体,二是电源干扰。故障检查及排除:通常监护仪在使用时有电源接地线和外接地线两重保护,但当监护仪位置不固定时,外接地线一般未接,而仅仅依靠电源地线,一旦电源地线工作不正常,就会对心电信号造成很大干扰,甚至对病人带来伤害。当发现干扰强烈时,首先应排除是否是电源干扰,可利用监护仪的充电电池进行检查。将电源线拔出后,利用电池开机观察,如发现干扰信号消失,就能判断干扰来自电源,可能是电源线中地线不通或插座地线缺乏,否则应对病人身体状态进行重点检查。特别强调要准备外接地线以备临床工作需要。
4.传感器故障。故障现象:更换了导联线,血氧饱和度探头后,无法完成相关参数的检测。故障原因:使用过程中,未将监护仪关闭就直接对这些传感器进行热拔插。故障检查及排除:
在监护仪的电路中,有一些保护设计,热拔插易导致功能被抑制,处理的方法很简单,将监护仪关机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启动,一般就能解决。
在监护仪的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说心电电极安放时对皮肤良好的处理,导联线的正确可靠连接,心电电极的位置正确,血压测量时防止病人抖动,血氧饱和度探头和血压袖带不要在同一肢体等,否则都会导致监护仪检测故障的产生,有很多相关文章对此已作了阐述。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临床工作人员需要和设备工程师一道,不仅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还要不断从故障中总结新的经验,才能进一步提高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