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痕下颌角塑形、三维体雕吸脂、仿真隆胸术、除皱童颜术……在山西省太原市亲贤北街某美容机构门前,除皱、吸脂、隆胸、瘦脸、双眼皮、隆鼻等医疗美容手术疗效宣传的漂亮广告,让记者眼花缭乱。
名为美容机构,暗藏毁容玄机
从10月到11月上旬,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当地部分医疗美容机构为牟取利润,使用非法器械进行美容整形这一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的现状,组织开展了整形美容用医疗器械的专项检查。
17日,该市药监局发出公告,对查处中发现问题突出的8家医疗美容机构
仅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亲贤北街上,执法人员就发现有三家医疗美容机构存在使用非法器械的严重问题:该街94号一美容店存放着无《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玻尿酸16支、美白针24支、无任何标识的粉针剂近100支;59号的一家门诊部里使用的激光洗眉机、祛斑嫩肤治疗仪、多支溶脂针、玻尿酸及下颚假体也无注册证;360号一机构中的多个乳房假体、下颌假体已超有效期,12支玻尿酸同样无注册证。
而上述使用非法器械的情况并非太原独有。据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周霖研究员介绍,虽然目前我国医疗美容服务发展较快, 但还存在着起步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服务市场混乱等问题。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医疗美容争议和纠纷越来越多, 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美容诚信的置疑。
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日前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从事整形美容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年总营业收入超过150亿元,接受医疗整形美容服务的人员达300万人次。因此,加强对医疗美容服务机构的监管,应成为卫生管理部门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
鱼龙混杂“玻尿酸”,折射医疗美容乱象
“玻尿酸”,是太原药监局此次专项检查中查没较多的无注册证产品。而目前医疗美容行业中大量使用的“玻尿酸”鱼龙混杂,一定程度反映了目前该行业使用非法医疗器械顽疾。
玻尿酸又称透明质酸,大量存在于人体肌肤的真皮层中,是肌肤锁水保湿的重要成份,而玻尿酸的含量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因此提高肌肤玻尿酸的含量并长久保持是业内公认的美容保湿速效方法。
因此,大大小小的美容机构纷纷打出了玻尿酸注射美容的招牌,一支针剂的价格也从一两千元到六七千元不等。而且,众多美容机构都宣称自己的产品是进口产品。记者从市场上和药监局罚没的玻尿酸来看,进口的国家涉及瑞典、瑞士、韩国、法国等。
据该医师介绍,一些美容机构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往往采用以次充好的方式。他们所谓的进口玻尿酸是这些国家已经严令禁止注射的物质,这些东西会给人体造成很大甚至是无法挽回的伤害。
其实,登录国家药监局网站,点击查询就不难发现,国家批准的美容用的进口“玻尿酸”只有一种(瑞典的“瑞蓝”),主要用于面部真皮组织填充,而且对该产品的包装、浓度等都做了详细说明。
某些医疗机构使用未经注册的整形注射产品或植入体,使用记录中没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注册证号、批号等重要内容,有的甚至没有使用记录,一旦发生事故,难以对所用器械进行追溯。
医疗美容行业整顿,亟需制度完善
虽然太原市药品监局此次查处了部分违规医疗美容机构,但依据其职能和相关法规的规定,只能作出没收相关产品、并处以产品总价2至5倍罚款的措施,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还与其社会危害性不相当。
受卫生部委托承担修订《医疗整形美容机构基本标准》的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介绍,因为法规条例不完善,无证行医、跨专业行医、非法行医、广告虚夸等现象大量存在,都影响了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声誉。
11月5日,卫生部第一次就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召开了“全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监管工作座谈会”。
中国的整形美容作为一个“朝阳行业”优势越来越凸显,但同时弊端也日益浮现。政府将完善和落实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做好行业监管,并尽快制定《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据此次会议透露,2002年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由于相对粗略,实践中也未得到有效执行,卫生部对其修订工作也已开始进行;同时国家还将对医疗美容的临床治疗、医疗诊疗指南等一系列技术标准进行完善。idwq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