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艳
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罗京、演员李钰等人纷纷因淋巴瘤辞世,近期又有名人在微博中确认自己罹患淋巴瘤。淋巴瘤一次次以各种夺人眼球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眼前,人们在扼腕之余也不禁提出疑问:淋巴瘤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为何反复夺去那么多名人的生命?
其实淋巴瘤并非只青睐于名人,普通大众也是它的侵袭对象。淋巴是一个全身的概念,在我们身体内部,和血管、神经一起围绕着我们,连接着各个重要器官,起着过滤以及防御功能的就是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所组成。淋巴瘤就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疾病,常发生于淋巴结或(和)结外淋巴组织。
虽然近几年,许多明星罹患了淋巴瘤,使得这个疾病引起人们注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但我们必须以一个科学的态度去面对这样一个恶性肿瘤。如果你还记得,罗京在罹患淋巴瘤后,进行过各种治疗,但是仅仅在患病后的1年多而告别人世。这不得不提醒我们,淋巴瘤这个疾病的恶性程度以及对生命的威胁性。既然恶性淋巴瘤的进展速度非常快,那是否有些什么症状可以给大家一个提示作用?这里给大家罗列几个简单的参考信号:1、无明显原因的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2、淋巴结结核经正规疗程抗结核治疗,或者慢性淋巴结炎经过正规抗炎治疗后无效;3、淋巴结肿大和发热经过治疗时好时坏,总体为进展性;4、不明原因长期低热或周期性发热。
当然,我们也无须对淋巴结肿大这一症状就变得过分担忧,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淋巴结炎或者淋巴结结核。而需要明确是否为淋巴瘤,唯一的诊断金标准是淋巴结活检,在显微镜的帮助下寻找淋巴瘤细胞,然后得到确诊。
随着科学的发展,淋巴瘤已经不是一种谈虎色变的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是以化学治疗为主,也可辅于放射治疗或免疫治疗。对于胃肠道或纵膈巨大恶性淋巴瘤,早期可行手术治疗,然后再辅于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晚期病人要行化学治疗,病灶局限后再行手术治疗。当然,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对于淋巴瘤的治疗,已经由单纯的放疗、化疗演变为结合生物靶向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靶向治疗药物的加入,使得淋巴瘤的生存率上升了约20%。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的新药加入到淋巴瘤临床治疗的团队中,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本文作者王彦艳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