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干线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红月)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燕京肿瘤临床与PET/CT应用会议上,许多临床专家和学者提出,应该尽快开展多中心研究,并提高PET/CT在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PET是通过代谢活性判断肿瘤是否恶性,而CT是通过X射线显示身体的精细结构。PET/CT融合了CT的定位与诊断优势以及PET显示病灶代谢功能差异的优势,将恶性肿瘤的高代谢病灶凸显出来。在临床实践中,PET/CT对于区域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高于传统的影像手段,判断远处转移(特别是肝外转移灶)有明显优势。对于结直肠癌分期和指导治疗,能够改变近1/3人的临床分期,协助部分患者改变治疗策略,并监测局部复发和判断疗效,对于鉴别盆腔肿块的良恶性更有先天的优势,特别是对分辨坏死和瘢痕组织作用突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亚明教授指出,PET图像勾画肿瘤边界的方法很多,大多数是选取一个阖值,选择放射性在阖值以上的体素来作为肿瘤的靶区。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阖值对于PET靶区勾画至关重要,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阖值的方法。在疗效评价中,检测病灶个数多少为宜,如何设置感兴趣区的大小,肿瘤边界的界定,摄取量多少可以定义为治疗反应,早期时间窗的选定等目前没有统一认识。由于缺乏可被广泛接受的行业指导规范,个案报道很难进行可比分析。他提出,在我国,能体现疾病特点,具有前瞻性、多中心的数据还很不够,需要尽快加以解决。
空军总医院放疗科主任夏庭毅教授强调,应注重PET/CT在放疗中的作用。数据显示,空军总医院在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间临床治疗的670例肿瘤病人中,26.57%肺癌、22.67%晚期胰腺癌、8.5%肝癌、5.22%食管癌的病人是通过PET/CT介入,治愈效果较为显著。他指出,放疗依靠PET/CT定性,可了解肿瘤位移情况,显现度高,对病人临床检查分期效果好,可预测病人愈后、治疗的策略、决定治疗手段,大大提高生存率。
“PET/CT以靶向定位选择放疗,可减少功能性损伤,起到体内GPS的作用。”夏庭毅说,“效果最大化、方法最优化、路径最短化、病痛最低化,这‘四化’是PET/CT在治疗早早期癌症时的关键。”他强调,在临床上,应推动借助PET/CT放疗等手段对癌症的早期病灶进行治疗。
据了解,第三届燕京肿瘤临床与PET/CT应用会议由北京肿瘤医院主办,至今已连续举办三年。意在展现国内外PET/CT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深化核医学科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交流、协作,促进PET/CT临床应用的规范化和普及化。会议期间还举办了青年医师优秀论文评选,以鼓励青年医师的临床研究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