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许琦敏)随着老龄社会来临,我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多个省市近年相继提出建设“医疗健康中心”,并迅速付诸行动。在昨天举办的“文汇科技创新沙龙”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沈竞康指出:房子易造、仪器易买,最难的是发挥各地优势形成特色,坚持创新着眼持续发展,并建立起资源互动共享的机制,使我国的健康产业能健康发展,真正造福百姓。
自去年下半年起,沈竞康主持“上海发展医疗健康中心可行性调研”的课题,对国内外健康中心的建立和发展,作了深入研究。他呼吁,充分发挥上海“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加快发展具有上海特色的健康产业。
发展健康产业,就等于划一块地皮,造几所医院、办几个研究所吗?当然不是!沈竞康认为,上海具有发展健康产业的优势,如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规模均居全国前列;医疗资源特色鲜明,成果显著;优秀研究机构、专业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拥有医疗、研发、产业资源集群优势。上海应突出先进医疗服务,发挥中医药专科特色,形成医疗健康产业品牌。
根据国际经验,医疗健康产业建设、发展周期较长。沈竞康介绍,举世瞩目的美国得克萨斯医学中心每年带来直接、间接的收入高达140亿美元,但其健康中心城市休斯敦经过长期有计划的建设,逐步形成规模:医院之间有地铁和穿梭巴士连通、周边有养老与护理等产业配套、科研机构与医院紧密联系……这得益于当地政府主导顶层设计,并继续制定了50年发展规划。“我国医疗健康中心的规划至少要管5到10年。”他说,“要建好健康中心,先要放下急功近利的想法。”
在沈竞康看来,建设医疗健康中心的另一个关键在于探索资源互动共享的机制。比如,上海有那么多三甲医院,如何将医疗资源充分调动,打破医院间各自为政的格局,就十分值得探索。我国著名医学伦理专家沈铭贤提到,目前上海正尝试建立大数量的生物样本库,期间就碰到了样本采集质量不高、各医院与科研单位占据样本难以共享等问题。
此外,在发展健康产业的过程中,哪些服务应该由政府采购,提供给广大百姓?哪些可通过商业模式,提供给有高端需求的人群?高水平医疗健康产品和服务如何更多惠及普通百姓?都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