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8岁以上居民里,每5人有1人患高血压,且超过五成人对自己身患高血压不知情
●按照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可有效防控高血压
●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老年人的控压目标要比中年人适度放松
关 注
“全国高血压日”
今天是第16个全国高血压日。到底高血压离我们有多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研究证实,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达33.5%,估计患者数量达3.3亿人。广东的情况也有最新数据:广东对18岁以上居民进行监测发现,每5人有1人患高血压,且超过五成人对自己身患高血压不知情。
在患病人数飙升的背后,是令人忧虑的现实:许多人被查出高血压后不当回事,不改变生活方式,不遵照医嘱服用降压药,宁可选择各类号称有降压效果的保健品和降压仪器……医生强调,原发性高血压是引发心血管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了保护生命,请重视血压!
数据:
1/5广东成年人身患高血压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公布的2010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数据研究,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估计患病人数达3.3亿,仅2010年一年就有45万人死于高血压。
研究者在全国162个监测点,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548名18岁以上的居民,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发现37461例高血压患者,经复杂加权后,估计2010年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3.3亿, 远超过2002年患病人数(1.6 亿)。据估计,2010年我国约45万人死于高血压,直接经济负担超过660亿元,占我国卫生总费用的3.4%。
广东也有最新数据:据广东省第三次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显示,在2010年-2012年,广东18岁以上居民里,每5人有1人患高血压,更令人担心的是,当中超过五成居民对自己是高血压患者毫不知情。而在已知病情的高血压患者中,大多数采取了非药物或药物治疗措施,但能控制在正常水平的仅20%~30%。
危害:
血压蹿高,心血管死亡风险倍增
“经常有病人问:我不头痛,血压160算不算高?高血压是怎么回事?”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刘品明教授指出,通俗来说,心脏如泵,不停歇地将血液从心脏泵入动脉,又通过静脉回流到心脏。持续的血流对血管壁产生了压力,也就是血压。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血压。
人体理想的血压为120(收缩压)/80(舒张压)毫米汞柱以下,血压正常为120~129/80~84毫米汞柱以下。血压小于130~139/85~89毫米汞柱属于正常高值,而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属于一级高血压,超过160/100属于二级高血压,超过180属于三级高血压。
“血压每上升20/10毫米汞柱(收缩压/舒张压),心血管死亡危险倍增。”刘品明指出,当血压从115/75毫米汞柱攀升到135/85,心血管死亡危险指数达到2,血压为155/95,则死亡危险指数上升到4,如果血压上升到175/105,则死亡危险指数高达8。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信息,高血压是房颤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与血压正常的人相比,有高血压的人发生房颤的可能性增加50%,我国房颤患者半数以上有高血压。如果不治疗,房颤患者每年则有超过5%的人发生中风。我国中风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一方面是高血压没有控制好,另一方面高血压促进房颤发生,也会进一步使中风的危险增加。因此,控制血压是预防中风的关键。
实际上,高血压不仅会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等心脑血管病变,还会导致痴呆、慢性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甚至失明、子痫等严重疾病。
治疗:
警惕四大误区,别害怕长期服药
“高血压被称为‘隐形杀手’,因为它通常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即使有轻度不适,病人的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刘品明指出,由于症状不明显,很多高血压病人明知自己有高血压也不进行治疗。多数病人直到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损害,才重视降压。
最近,刘品明接诊了一位58岁的男性。他上午工作时突然胸闷,被迅速送到医院,结果确诊是心肌梗死。这位阿叔18岁开始抽烟,抽了40年,平时收缩压是150,最高达到200。他没有感到难受,觉得高血压不厉害,便从来不吃降压药,没想到差点送命。
刘品明总结,患者普遍存在着对“降压达标”的不重视,陷入降压治疗的四大误区:1.有些人觉得只要没有症状、不难受就不用治疗;2.有些人不肯吃药,宁可用保健品、降压帽、降压鞋、降压手表等;3.有些人只在症状出现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正常就停药;4.还有病人不信医生信广告,迷信“降压奇效”、“快速降压”、“无须终身服药”的虚假宣传,自行换用药物。
“很多病友患了高血压不愿意吃药,害怕一吃药就停不了,宁愿吃保健品,但市场上的保健品对降血压是没有疗效的。”刘品明强调,不是药物让人依赖,而是高血压病情没有控制好,让病人不能停药。降低血压必须采取全方位措施,改善生活方式,遵照医嘱服用降血压药物,病人要做“听话病人”,坚持规范治疗,不要害怕长期服用降压药。
“长期服用降压药可以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有效减少并发症,从而减少高血压患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刘品明说,实际上,当血压降到理想水平时,病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量和种类,而部分轻度高血压患者经医生评估停药后,血压可维持在正常水平。
建议:
戒烟限酒多运动
广东省疾控专家认为,调整生活方式和行为,按照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可有效防控高血压,甚至远离高血压。
具体而言,膳食中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50~350克,即相当于主食6~8两;进食3份高蛋白食品;摄取500克蔬菜及水果;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指少量多餐);七八分饱。
陈鲁原特别提醒,多食用高钾食物,钾可增加尿中钠的排出,使血容量降低,血压下降;钾还可以软化血管,从而有助降血压。大部分食物中都含有钾,坚果、豆类、瘦肉及海带、木耳、蘑菇、紫菜等含钾高。不过蔬菜和水果是最好的来源,尤其是色彩鲜艳的水果,如香蕉、橙子、橘子、柿子等,为防高血压,可以多吃。
膳食合理了,还需要戒烟限酒。吸烟者应尽早戒烟,可减少含高血压所致的36%的死亡率。饮酒方面,成年男子一天摄入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的白酒75克,或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子的日摄入酒精量更要严控不超过15克。
有研究表示,运动不足对高血压形成的“贡献率”高达12%~19%,因此,陈鲁原建议,每天至少运动1次,连续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确保运动5天,运动时的适宜心率=170―年龄。
提醒:
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
高血压患者要掌握自我管理方法。首先要读懂诊断书,了解自己的预期风险。诊断书上的“高血压分级”是指十年之内发生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小于1%是低危,中危是1%~5%之间,中年患者多属于“高血压中危”人群。高危指风险超过了5%,极高危是有明确的冠心病,或者是高血压伴有很多危险因素,通常老年病人多在这个区间。
在控血压方面,并非血压越低越好,一般病人血压控制在140/90以下即可,而糖尿病病人应控制在140/85以下。老年人的控压目标要比中年人适度放松,降到150就可以。80岁以下的患者收缩压如果高于160,应降到150以下,如果身体能耐受,也可考虑降到140以下。而80岁以上的患者收缩压降到150以下即可,不要强求降到理想值。文/记者任珊珊、何雪华 通讯员王海芳、梁宁、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