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张昱欣报道 怎样识别“地沟油”?如何安全健康地饮水?昨天,市人大代表、普陀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兴儒,市人大代表、杨浦区老年医院院长吴晓童就“关注公共卫生,促进全民健康”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吴晓童表示,上海的自来水总体来说比较符合安全标准,但由于水中含氯量较高,不主张直接饮用生的自来水。“最好在煮沸以后让它多跑掉一些蒸汽,这样氯也就蒸发了。”吴晓童还建议,单纯的、未经过纯水过滤装置(反渗水)的沙滤水不适合直接饮用。此外,“千滚水”也对健康有害,不宜饮用。
针对市民关注的“地沟油”,吴晓童给出一套简易识别法:一看透明度和色泽,颜色发暗,较浑浊,有沉淀物,低温易凝固的可能是地沟油;二闻是否有臭味,呈淡淡哈喇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沟油;三尝味道,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四听加热时的声音,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超标,而且有可能掺假,绝对不能购买。
对于“看病难”,张兴儒指出,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是关键。上海已启动“531医疗资源配置工程”,市第六人民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华山医院、长征医院等5家三甲医院分别建立了分院。三个区县的中心医院也扩建提升为三级医院,解决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