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声音
市民唐小姐反映:8月24日,我途经聚丰园路时,被一家名为“韩芙雪”的美容院促销员招揽至店内,说为我免费进行肤质检测。工作人员先用一根金属探头在我脸上摩擦,称可以让皮肤的瑕疵显露。数分钟后,我脸部皮肤变得很黑,顿时吓了一跳。当即答应试一试298元一次的美容套餐。对方先在我半边脸上涂抹了一些东西,果然这半边脸变得“白皙”了,但和另半边形成了“阴阳脸”。工作人员却停手了,开始游说我购买3800元的护理疗程,并大有我不答应、另半边脸就不处理之势。无奈,我只得答应购买全套套餐,在支付钱款后,工作人员才帮我做完了整张脸。
我知道自己落入了“美容陷阱”,却不知该如何维权?
记者随访
本报记者 毛锦伟
在聚丰园路,记者找到了“韩芙雪”美容院,它藏身于一家小商品市场内。记者在外面观察,发现其员工时不时会出来招揽生意。
事实上,美容院借用免费幌子,将消费者拉至店内后制造种种假象,骗取消费者钱财的“美容陷阱”并不鲜见。据知情人士透露,皮肤变黑并非肤质差,而是美容院在消费者脸上涂抹了含有重金属的粉底,用含铁仪器摩擦后,产生的化学反应。“阴阳脸”则是要挟手段。
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记者咨询了工商部门。据介绍,类似投诉接到过不少,但由于取证难,工商部门一般只能作为消费投诉从中调解。而唐小姐反映,在消费过程中,“韩芙雪”并未提供发票,仅有一张刷卡凭证和一份美容合同。但刷卡凭证上的收款单位是“众联网络科技”;美容合同上的敲章单位是“美晟美容化妆品有限公司”。如此一来,以消费投诉维权,也十分困难。
然而,消费者并不是只能吃“哑巴亏”。近日,浦东法院以“强迫交易罪”,判处惠南镇某美容店的5名工作人员8个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该美容店“强迫交易”的手段和唐小姐的遭遇如出一辙。从其开店至今年1月5日,先后有20人在该美容店内被强迫交易共9.3万余元。
法律专家称,强迫交易情节严重即可追究刑事责任。情节是否严重,有详细的认定标准:有强迫交易3次以上或3人以上;交易数额1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2000元以上等等情况,公安部门应予立案追诉。
专家建议市民,遭遇类似“美容陷阱”时,应保存好相关证据,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寻求公安部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