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电视剧《北京青年》的热映让“重走青春”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它在影响着青年人价值观的同时,也勾起了很多老年人“不服老、想外出旅游”的欲望,然而,这一切真如想象中那么简单吗?
不服老,不只是心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短短十六个字,生动地诠释了“不服老”三个字的含义。现如今,“不服老”的老人越来越多。虽然如此,但与二三十岁的人相比,50岁毕竟已经开始了身心的衰退,白发越来越多,体力也不同以往,各种疾病的侵袭也越来越频繁。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作为一类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日渐突出。骨质疏松与心梗和中风已成为危害国民健康的三大疾病。有数据表明,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
虽然骨质疏松症听起来并不像中风、心梗那样危险,但实际上,骨质疏松性骨折造成的危害同样不可小觑。骨质疏松性骨折往往会导致患者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然而,由于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不少女性在出现疼痛甚至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了骨质疏松症。更有不少女性把骨质疏松症状误以为是更年期的正常表现,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骨骼松动的四大“元凶”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骨质疏松就是“缺钙”。事实上,骨质疏松症还与运动、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内分泌紊乱有关。下面4种危害骨骼健康的因素应该引起大家注意。
运动量过少,影响骨骼强健。骨骼发育程度、骨量大小与运动密切相关。运动是刺激成骨细胞活动的重要因素。老年人运动不足,特别是户外运动减少,一方面将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影响骨骼的重建;另一方面接受紫外线的机会减少,会使维生素D合成降低,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使骨质变得疏松。
钙摄入量少致骨骼脆弱。钙缺乏是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正常人每日摄入钙量约为10毫克/千克体重,其中少量为人体所利用,大部分随尿及大便排出,以维持钙的代谢平衡。如果摄入的钙量减少,或是肠吸收功能障碍,或是从尿及大便中排泄量增加,则易引起由于缺钙所造成的骨质疏松。此时,如果再加上内分泌紊乱的影响,则更易引起骨质疏松。
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骨质疏松。众所周知,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更年期以后的女性患者尤为多见。这表明:性激素对骨质的代谢有直接关系。女性到了绝经期,卵巢退休,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钙失去了保护,会急速丢失。对于男性而言,雄性激素同样具有维持骨质密度的功能。当雄性激素随年老慢慢下降,通常是50~60岁左右,骨质疏松的症状也会加速。
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吸收。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调节血液中钙的含量。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促进皮肤内的维生素D合成。如果人体对膳食中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缺乏日照等,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D水平过低,影响钙的吸收。而老年人由于饮食变化及室外活动减少,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及转化都出现异常,呈相对或绝对不足,从而促使骨质疏松的发生。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吸烟和喝酒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从而引发骨质疏松,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重走青春,先打赢骨骼保卫战
预防骨质疏松的行动纲领可以总结为“牛奶·运动·晒太阳”,通过科学膳食及合理运动可有效改善骨骼健康状况,保持年轻活力。
首先,牛奶中含有丰富的活性钙,容易吸收且饮用方便,是人类最好的钙源之一。但牛奶的选择也有讲究,中老年人不妨试试焕轻骨力牛奶,它针对中老年人骨骼健康,添加了维生素D和CPP(酪蛋白磷酸肽),能双效促进钙质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其次,适量运动。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肌肉运动起来,才能牵拉骨骼一起运动,延缓骨质丢失。快走、慢跑、打乒乓球甚至扭秧歌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
最后,每天晒太阳20分钟。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使人体皮肤产生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从而起到强壮骨骼的效果。▲
一分钟测骨质疏松风险
下列10道题,如一题回答结果为“是”,即为阳性,需提高警惕,接受进一步检查。
1.是否曾经由于轻微的碰撞或者跌倒就伤到骨骼?
2.有没有轻微碰撞或者跌倒后发生髋部骨折?
3.有无服用“可的松、强的松”等激素超过3个月?
4.身高比年轻时低了吗(超过3厘米)?
5.经常大量饮酒吗?
6.每天吸烟超过20支吗?
7.经常患腹泻吗?
8.女性:是否在45岁之前就绝经了?
9.女性:是否曾经有过连续12个月以上没有月经(除了怀孕期间)?
10.男性:是否患阳痿或者缺乏性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