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高新技术的加速产业化将极大促进城市经济结构更趋优化,发展方式变得更为“绿色健康”。譬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路线图表明,2012年上海将形成超过4000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规模,并规划世博园区、崇明生态岛、国际汽车城、虹桥综合枢纽、临港新城5个应用示范区,同时市中心一批百年公交线路将全部由电动车担纲,这一高新产业将直接服务于城市环境与能源建设。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各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中唯一的服务业板块,其发展路径显示:该产业所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将逐年提升,目前这一比重已进入划分全市支柱产业的“5%区间”,而2012年比重可达6%,2020年可达8%。据预计,其年均18%的增速将高于全市服务业水平。
12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路线图并非分割孤立,而是交叉互补,重在联动上下游及整个“流域”,全面提升产品链、服务链和价值链水平。在装备板块,路线图确立了4个重点发展方向:火电、输配电、大型锻铸件、城市轨道交通。其中,前三者与能源板块高新技术产业息息相关,而先进轨交装备与城市交通建设相辅相成——规划至2020年,上海将建成轨交线路超20条,总运营里程逾千公里,由此上海也将成为全国轨交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城市。而新材料板块优先发展的四大品类:特种钢、高分子材料、电子材料、能源材料,也无一不是其它高新产业的“基础建材”,到2015年这一产业的生产效率可提高25%、并节能15%,带动周边产业科技进步。
作为一种战略集成规划工具,技术路线图用于研判产业技术发展的优先顺序,指导科技创新管理与资源配置,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负责这项研究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课题组长汪泓表示,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关系上海未来的重大战略,应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长快于全市工业,而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这成为上海经济工作目标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化强调自主创新,技术路线图为不少产业领域的国产化率设定了较高台阶。在能源板块,我国核电机组的在建规模世界第一,上海地区是国内最早的核电发展区域之一,根据当前上海装备制造能力,专家建议即将开建的核电项目达到70%至80%的国产化率。我国也是风电大国,路线图显示2012年上海制造的大型风机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应达65%,而2017年在更趋大型化的海上风机中,这一比率应提升至75%,到2020年便可形成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与此相关的是降低国外技术依存度。根据路线图,未来几年,上海生物医药板块中的医疗器械自主研发产品的市场占比将过半,该行业对外依存度从目前的70%降至3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