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药监”给力
“十二五”开局之时,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把进一步完善“数字药监”工作作为重点。
201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湖南省药监系统在总结“十一五”期间各项成果的同时,对“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在1月12日举行的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张光荣提出了2011年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其中特别提出“强力推进信息平台建设”,3月底前完成基本药物电子监管工作任务。任务要求按照“数字药监”的发展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有序推进网上办公,大力推行在线审批,启动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电子审批系统,着手建立药品审评认证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监管数字化。
张光荣同时强调,要不断完善药品安全评价信息网络,创新乡镇基层哨点监测模式,扩大基层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覆盖面,利用数字手段逐步实现由被动监测向主动监测转变,不断提升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监测和再评价工作的水平。
历史上安全形势最好时期
《医药经济报》记者在会上获悉,“十一五”时期,广东较好地完成了“基础实、监管好、环境优、产业强”的目标任务,当前是广东历史上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
据统计,广东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和化妆品工业总产值在“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保健食品产业发展也保持了平稳的势头。预计2010年全省医药产业总产值约1150亿元,同比增长25%,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医疗器械产业完成产值约385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全省保健食品工业总产值约450亿元,占全国40%;化妆品工业总产值约1200亿元,均占全国70%,居全国第一位。
雷于蓝表示,“十一五”期间,广东推动出台了《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以及“广东省药品生产质量受权人管理办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与此同时,截至2010年底,已实现对广东省80%以上的流通药品实施电子监管的目标,监控药品采购金额达326亿元,实现了基本药物在药品批发、零售连锁、医疗单位的电子监管全覆盖。
此外,广东省药监系统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和网上办事,实行“网络审批、一站式审批”,各审批事项平均提速40%。而在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广东省在“十一五”期间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置了“三鹿奶粉”、“齐二药”、“欣弗”等突发事件,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甲流防控等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任务。
处理好“三个关系”
雷于蓝表示,未来5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实施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各项战略部署,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着力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优势企业,着力构建现代生物医药研发和创新平台。
雷于蓝还指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十二五”期间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要正确处理好保安全与促发展的关系,大力强化食品药品科学监管;要正确处理好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的关系,深化对食品药品监管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要正确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着力优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
雷于蓝对2011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出了“四个加快探索”的要求:加快探索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控制新举措;加快探索食品药品监管长效机制新思路;加快探索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新谋略;加快探索监管部门创先争优新内涵。
逐步完善餐饮监管体系
陈元胜指出,自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新职能交接以来,广东省药监系统积极探索餐饮服务监管新机制,基本实现了省级餐饮服务监管工作的平稳过渡。
试点运行了全省统一的餐饮服务许可平台,初步实现了餐饮服务许可工作流程化、规范化;组织了对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及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餐饮具消毒、食用油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
在重大活动中,广东全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保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奥运期间,累计供应奥运食品80余种、300余吨,质量安全100%合格;亚运期间,全省共抽检食品、食品原料、餐具等3037批次,合格率为79.4%;抽检亚运接待酒店和供餐单位的食品和食品原料594批次,合格率达98.8%,实现了食品药品安全“平安奥运”、“平安亚运”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