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有企业强大的资本势力,地方商业龙头如何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尤为重要。
清科资本副总裁郑玉芬指出:“由于区卫生服务及农村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重点方向之一,将受到较大力度的扶植,而且城市医院往往已经被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所覆盖,地方性的中小型医药流通企业将会目标瞄准二线城市及农村市场,并且有可能自发形成地方性行业联盟。”
2010年7月,英特药业就成功地并购了温州市医药供销有限公司,投资控股温州供销51%的股权。据记者了解,温州供销作为温州地区医药流通企业排名前三甲的商业公司,在营销网络、经营品种、经营管理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投资控股温州供销后,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整合,对提高英特药业的销售规模、利润以及在温州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等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今年1月5日,英特药业与浙江海斯医药有限公司全体股东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现金出资1465.45万元,采用增资扩股方式投资海斯医药49%的股权,海斯医药与英特药业在品种、网络、经营方式上互补性强。根据英特药业2010~2012年的3年战略规划时间表,在衢州地区并购合适目标企业,是2011年并购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对于南京医药,尽管在江苏、安徽、福州等地的区域市场具有领先地位,但南药的势力范围始终在国药和上药的围攻之下。
随着国药、华润对于医药商业的整合力度日益加大,南药、广药、英特等地方龙头都在酝酿转变公司的业务重点,向“蓝海”进军,在商业大鳄重点进攻的华东地区,不少地方龙头企业已经把发展目标定位在中药领域。
除了通过联盟方式“抱团取暖”外,英特集团近期也对外宣称要进军中药领域,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2010年12月18日,其公告显示,作为集团的主要经营实体英特药业拟对英凯物业增资3278万元用于对东新路仓库进行改造,并对其经营范围和名称进行变更,打造英特药业中药产业平台。
无独有偶,南京医药也在酝酿转型,通过与西丰、洪泽、黄山、新疆等重要的中药材产地合作,南京医药在商业拓展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中药帝国”。
此外,2010年以来,中药材涨价已经对于国内中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药交易平台的缺失十分严重,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在市场上的中药材质量也存在较大隐患。因此,中药领域的规范提高潜力极大,利润远远高于医药商业。
固守主业压力大
近年来,国内医药商业整合风起云涌,南京医药、广药集团、英特药业等区域龙头企业业已成为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并购的倾慕对象。
要么转型,要么被全国性商业巨头并购成为了商业领域的两股主流强音,对于地方商业龙头来说,要固守原来的主业显然压力巨大。
对英特药业同样如此。早前英特药业公司已经公告:将出售英特物业、英华物业和英辰物业等三处物业。随着英凯物业的改造,英特药业的物业管理业务将彻底推出,进一步突出医药商业主业,而且物业出售获得的巨额资金将进一步支持医药商业业务的外延式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