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甘贝贝)10月22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公布了由中国残联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印发的《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标志着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残疾儿童筛查工作机制。
《规范》指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在开展儿童健康检查的同时,负责辖区内0~6岁儿童残疾的初筛工作,重点对视力、听力、肢体、智力残疾以及孤独症儿童进行筛查和预防。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复筛工作,将疑似残疾儿童登记并转至相应评估机构进行残疾评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由残联负责联系康复机构,开展机构康复、社区与家庭康复。
《规范》要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残联建立区域儿童残疾筛查工作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制度,保障筛查工作的有效性、稳定性及连续性。与《规范》同时印发的,还有《0~6岁儿童视力残疾筛查技术》、《0~6岁儿童听力残疾筛查技术》、《0~6岁儿童肢体残疾筛查技术》、《0~6岁儿童智力残疾筛查技术》、《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技术》。
我国有0~6岁残疾儿童167.8万人。由于我国残疾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工作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一些残疾儿童错过了早期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