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含双酚A婴儿奶瓶的禁令,让国内同类产品市场及监管者异常尴尬。国内并无奶瓶的产品标准,且绝大部分国产奶瓶为含双酚A的PC材料制成,若依照欧盟标准勒令产品下架,该产业将面临毫无缓冲余地的毁灭性打击,若对此不作出反应,则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
同类现象,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地区的产品标准和产品危险性提示,在信息全球化时代,不可避免地对国内消费者产生心理影响,进而冲击国内产品的市场销售。有些时候,产品标准可以被视为一种贸易壁垒,但在事关消费者健康的情况下,此种解释显然不是人性化的。
这是我们必须应对的全球化冲击。应当承认,我国的工农业产品,目前存在标准欠缺和标准偏低滞后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由经济和技术发展现状所决定,但也与长期重产业发展而轻消费者保护意识有关。在产品标准制定、产品监管、产品危险性研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由此带来的消费者权益损害、中国制造信任受损,不乏先例。
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从消费者保护的角度,还是提高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完善和提高产品标准,都是势在必行的。同时,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监管力度,开放和完善产品安全研究,都应同步进行。
双酚A,也称BPA,工业上又叫作聚碳酸酯。
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来生产防碎塑料,也可用于生产增塑剂、阻燃剂、抗氧剂、热稳定剂、橡胶防老剂、农药、涂料等精细化工产品。
从矿泉水瓶、医疗器械到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2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但BPA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
昨日,记者走访多家大型超市、婴幼儿超市,发现奶瓶的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玻璃两种,其中,塑料材质又分PC、PP、PPUS等。
多数在售的品牌中,都有PC材料的奶瓶,从种类上看,这种奶瓶约占市场的三分之一。
相比同品牌的其他材料奶瓶,PC奶瓶通常会便宜一些。
在香港路一家母婴超市内,“贝亲”200毫升奶瓶中,PC材料的卖50元,PP材质的卖86元,玻璃的价格在45元-110元。“爱得利”240毫升奶瓶,PC材料的每只卖11.9元,PEC材料的每只卖38元,价格贵一倍。
记者发现,各奶瓶厂家在PC材料的奶瓶上,并未标注是否含双酚A。有厂家在产品说明上介绍,采用“进口食品级无毒材料PC”,只有少数厂家特意注明,“通过双酚A测试”。
但是,在非PC材质的奶瓶上,厂家纷纷自我“撇清”,贴上红色醒目标签:“不含BPA”、“0%BPA”、“不含双酚A”等。
昨日,市质监局质监处人士称,目前还未接到国家质监总局的禁令。
部分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没有接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通知,这些PC奶瓶暂时不会下架。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双酚A”是何物质,PC奶瓶的销售还算正常。
王女士原本担心塑料奶瓶会不安全,起先买的是玻璃奶瓶,可是,玻璃奶瓶比较容易摔坏,只好换了塑料奶瓶,“买品牌的总没有错吧”。
陈女士的孩子现在10个月,买奶瓶的时候,看到那么多材料,“有点花眼”,只好“赶贵的买”。
她隐约听过奶瓶不能用过高温度煮,但是什么原因并不知道,后来“看到别人都在煮,也就不在意了”。
武汉化工行业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双酚A是聚碳酸酯(英文名简称PC)的重要原料,其抗冲击强度是玻璃的几十倍,但重量不足玻璃的一半,因此广泛用于光碟、轿车车灯、桶装水桶等。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有关专家表示,双酚A这一原料对人体有害,已经被欧、美实验证明,婴幼儿食用后容易出现女性化倾向。
同时,董金狮也表示,含双酚A的奶瓶的危害性也并非耸人听闻,家长在使用塑料奶瓶时,应避免将装有牛奶的奶瓶长期在100℃高温下蒸煮,或反复使用已经老化的塑料旧奶瓶,建议婴幼儿的奶瓶使用3个月至半年后更换一次,或者改用更为安全的玻璃奶瓶。
目前,一些父母为孩子选塑料奶瓶时,比较喜欢购买透明度高的,感觉更卫生、安全。专家认为,“过分追求透明,反而不安全”。
昨日,董金狮分析奶瓶常用的PP和PC两种材质,含双酚A的PC透明度高,抗摔性好,而PP(聚丙烯),属于比较安全的食品包装材料,相比PC材料,PP透明度较差。
他指出,两年前加拿大就已经对双酚A实行“一刀切”,禁止所有食品包装使用双酚A,美国在去年10月也公布了双酚A的不安全性。
要识别塑料制品是否含有双酚A,消费者可以通过塑料瓶的瓶底三角回收标志进行辨认。
买塑料奶瓶时,可留意奶瓶底部三角形里的数字,选1、2、4、5的塑料制品较安全。如果三角标志中间有一个“7”或者“58”,同时在下面写着PC,该产品就有可能含双酚A。idxdy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