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实施以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居民,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初步成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医改的成效逐步显现。
力保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推广到所有公立基层医疗机构
针对部分地方反映基本药物品种偏少、部分基本药物国家指导价偏高、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不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有关部门开出了“药方”:尽快启动基本药物目录和指导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着力推进量价挂钩的省级集中采购办法,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公立医院改革距社会各界期待尚有较大差距,乡村医生身份待遇、养老保障、后继乏人等村卫生室支持政策有待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尚有亟待完善之处……张平说,改革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绝大部分在改革预期范围内,也有一些是改革实施中出现的新问。
保障范围正从重点保大病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
“截至10月底,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增加到4.24亿人;新农合参合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参合人数达到8.35亿人。”张平说。
目前,保障范围正从重点保大病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今年,各级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120元,多数地区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60%和60%。随着城乡救助制度不断完善,救助对象逐渐从五保、低保对象扩大到其他特殊困难群体,截至9月底,今年已累计资助4912万人参保参合,直接救助1026万人次。
不少群众发现,随着“一卡通”等来到身边,就医结算比起以前大大方便了。目前,90.6%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实现了医疗费用即时结算;89.1%的新农合统筹地区首先实现县域内医疗费用的即时结算。
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提出的一项新制度,旨在保障基层用药安全有效、方便可及。张平介绍道,基本药物制度首先在基层实施,确定了307种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药物。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6006个政府办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占总数的51%。零差率销售后的基本药物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也在有序推进。“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日均费用下降、门诊人次上升的势头,群众基层就医负担开始减轻,新的运行机制正逐步形成。idxdy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