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顾一琼)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焦扬介绍了“十二五”中期上海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和妇女儿童发展状况。今年所作的中期评估显示:截至2012年底,本市妇女规划56项主要可量化指标中,已达预期目标值的占85.71%;儿童规划38项主要可量化指标中,已达预期目标值的占83.78%,在全国居领先水平。
“十二五”以来,上海积极提升妇幼保健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保障机制。截至2012年底,上海女性平均预期寿命达到84.67岁,比“十一五”末增长0.23岁,比男性高出4.49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含非沪籍)由“十一五”末的9.61/10万下降至2012年的7.1/10万;全市婴儿死亡率(含非沪籍)由“十一五”末的0.597%下降至2012年的0.50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十一五”末的0.392%下降为2012年的0.335%。这些指标均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教育环境不断优化,妇女儿童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2012年本市学前教育阶段在园儿童达48.06万人,其中非户籍适龄儿童占在园儿童总数的41%,比2010年增加近10个百分点;53.8万名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高等教育阶段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中女生分别占52.0%、49.3%和36.3%。2012年全市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中女性分别占30.4%、38.3%和21.9%,分别比2011年上升2.8、0.7和0.7个百分点。
截至2012年底,全市女干部占干部总数的44.6%,市、区(县)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100%。女性就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平等就业的环境进一步优化。
此外,“十二五”期间,上海继续加大对儿童医疗的保障力度,儿童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9%,少儿住院基金参加率保持在98%以上,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补贴覆盖率保持在100%。开展0-7岁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器具进家庭项目,将听力障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和助听器配发补贴范围扩大到0-7岁常住人口,提高脑瘫、自闭症儿童康复救助补贴经费。机构孤儿生活标准和城镇、农村孤儿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将符合条件的机构孤儿全部纳入居民医保范围,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下一步,市妇儿工委将继续推动建立全市“示范性家政服务点”,推进社区暑托班等等,完善相关社会服务,完善有利于妇女儿童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整合各方资源,破解规划实施的难点和瓶颈。
市教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计生委、市统计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