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婚姻很不满意?先别着急怪罪你的另一半,这有可能是你们的DNA在捣乱。近日,一项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美国西北大学合作的最新研究显示,人们对婚姻的满意度和基因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基因通过影响人类对情绪、情感的敏感度,影响人们对婚姻的满意度。
主要研究者之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罗伯特·利文森说,有的人很容易觉察配偶的情绪变化,有的人则天生像块“木头”,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的研究为揭开这个疑问提供了重要线索。
最新一期学术刊物《情感》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而这项研究也被认为或许是第一个发现情感、基因和婚姻之间相关联的研究。
情感、婚姻和基因
这项研究始于1989年,研究样本是156对中年和老年夫妇。研究人员每隔5年都会通过与这些夫妇的交谈,来了解他们对各自婚姻的满意程度,并在对话过程中记录他们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等等,用来分析他们对婚姻的真实感受。
最近,其中的125对夫妇提供了他们的DNA样本。研究人员对125对DNA样本中名为5—HTTLPR的基因作了分析,结果发现,近20%的受试者携带两个短的5—HTTLPR等位基因,这部分人在谈话中展示出的情绪基调,与自己对婚姻的满意程度之间表现出高度相关性;而剩余超过80%携带有一个或者两个较长5—HTTLPR等位基因的受试者在谈话中展示的情绪基调,同自己对婚姻的满意程度之间没有或仅有微弱的相关性。
科学家早前的研究显示,该等位基因有长、短两种形态,而每个人都会从父亲和母亲各继承一个5—HTTLPR等位基因。携带有“短—短”5—HTTLPR等位基因的个体,对于情感氛围的敏感度要高于其他个体。具体表现为,当存在愤怒或蔑视等负面情绪时,他们会在家庭婚姻生活中表现得更不高兴或更沮丧;而当配偶产生幽默、喜爱等正面情感时,他们又会觉得婚姻特别幸福。而携带“长—长”或“长—短”5—HTTLPR等位基因的人,对配偶的情感反应却远没有这么灵敏。
研究人员强调,这并不意味着5—HTTLPR基因型不同的人不适合在一起,依照研究结论,该基因影响的是个体对婚姻幸福程度的敏感度。
血清素:情绪好坏的总调度
5—HTTLPR等位基因到底有何种魔法,能够左右人们对情感、情绪的敏感度呢?原来,它与有着“快乐化学物质”之称的血清素的调节密切相关。
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血清素学名为5—羟色胺(5—HT),是大脑神经系统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与激素。在所有的“神经传递素”中,血清素所能发挥的功能及影响之大,是数一数二的。血清素最显著的作用就是调节人们的心情、睡眠和食欲。学界认为,血清素在大脑里越活跃,人类情绪的“节奏感”就越强。
毫无疑问,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快乐无忧的,但有时难免还是会悲伤、忧虑,甚至战战兢兢。血清素的功能就是平衡及调节这些情绪——就像是立体声音响上面的控制低音和高音的旋钮。
血清素何以如此神通广大?随着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人们了解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人体细胞上分布着许多不同的5—羟色胺受体(即血清素受体)。如果把血清素比作钥匙,它的受体比作锁,血清素就是一把能开很多把锁的钥匙,在不同区域打开某些特定的锁,就能发挥特定的控制或平衡功能。
临床证明,很多健康问题与大脑血清素水平低有关。假如血清素的含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较低水平,还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抑郁症。临床上,血清素还常被用来治疗偏头痛、精神分裂症等。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指出,人体中共有14种不同的5—羟色胺受体,可惜的是,科学家还不清楚所有这些受体的结构,所以目前临床上的药物只能笼统地改变“钥匙”的多少,而无法根据病情,直接打开特定的“锁”,故而这些药物的副作用往往很大。
直到今年3月,徐华强研究团队与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合作者一起,经过6个月的科研攻关,成功解析了血清素受体1B和2B两个亚型的晶体结构,才突破了长期以来的研究困境,揭开了血清素“受体家族”神秘面纱的一角。
性格遗传的物质基础
5—HTTLPR基因的遗传特征影响血清素的调节,而血清素直接影响人的情绪敏感度,进而影响人们的婚姻生活。这一脉络清晰的研究结论,为遗传对于婚姻质量的影响提供了科学证据,无怪乎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荀炎直呼这一结论“印证了心理学上人的性格品质跟遗传有莫大关系”。
“很高兴听到人们在对遗传跟个性气质方面的研究在推进。”荀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人们开始发现与性格相关的物质载体,这让心理学变得更加‘唯物’了。”
实际上,5—HTTLPR基因并非第一例能对人的性格或婚姻产生影响的基因。2012年3月,瑞典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婚姻陷入僵局可能跟一种被称作女性“离婚基因”的基因变体有关。该基因变体会影响女人体内产生有“拥抱荷尔蒙”之称的后叶催产素,从而影响女人和其他人建立和谐关系,甚至包括伴侣、朋友和孩子等。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斯德哥尔摩卡洛林斯卡研究所的哈斯·瓦卢姆指出,女性“离婚基因”实际上是催产素受体基因的变体,拥有这种基因的女性成为剩女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这使得她们与其他人融洽相处变得很难。而即使她们结婚了,报告“婚姻危机或离婚威胁”的概率也高达50%,同这些女人结婚的男人对婚姻关系的满意度也较低。
不光女性有“离婚基因”,男性也不例外。同样来自这个研究团队的一项研究(2008年)证明,男性携带的“离婚基因”会影响大脑利用荷尔蒙“后叶加压素”的方式,而这种化学物质被证实与男人承担义务和保持忠诚的能力有关。结果显示,体内含有这种基因的男士,婚姻出现危机的比率比其他男士高出2倍;如果他们是单身,则很可能会选择不结婚。
婚姻=基因相合?
不过,在荀炎看来,婚姻作为一个有时间、空间维度的事物,并不完全取决于两个人的气质类型。“真正影响婚姻质量的不仅仅是人对感情的敏感度,而是人们在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双方的气质类型之后,怎么做。”
关于婚姻,有人说性格互补更合适,也有人说性格相似才行,到底如何是好?荀炎认为,两人能否经营好一段感情,不在于性格抑或基因是否相合,而是建立在能否在充分相互了解的前提下,更好地达成对方的需要。
而通过对基因的研究给了人们了解彼此的一个参考。荀炎说:“也许以后人们一查自己的基因图谱,就能精确知道自己是什么气质类型的人了。”
荀炎还指出,从基因之于婚姻质量影响的研究中,显示了人们对性格中“敏感度”的关注,这无疑更有价值。
“从最简单的内、外向分析到越来越复杂的16PF(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的一种问卷)、九型人格等等,人们已经发现‘敏感度’是性格中很细微、很重要的一点。”荀炎说。
“为什么有些人笑点、泪点低,相对更容易感性,而有些人情绪波动却不明显?易感性的人和理性的人有什么区别?”荀炎说,这些已经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心理学问题。
在她看来,一般正常人不存在绝对的“木讷”,只是不同的人对情绪波动的反应时间、反应方式会有所不同。即每个人情绪反应“激惹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