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深秋寒意逼人。10月31日凌晨2时,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儿童医院老楼地下一层的配奶室,作为“健康中国”传播激励计划角色互换活动的一部分,记者在配奶室体验一天的工作。
凌晨2时开始配送
凌晨2时左右,工作人员吴望霞把配好的200多瓶奶整整齐齐地码进送奶车,准备送到新生儿病房。
“穿这么少不冷吗?”面对记者疑惑的目光,身穿单层工作服的吴望霞说:“这段路看着不长,但你走一圈就知道了,很累人,这一圈走下来还要出汗呢。”
深夜的门诊楼非常安静,只有送奶车过坎儿时发出咯吱的响声。电梯在二层停下,吴望霞身体向前一倾,用力将推车推出电梯,穿过一段长长的连接走廊,来到急诊楼。
出发约10分钟后,在急诊楼四层的新生儿病房,第一瓶奶被送到刚出生5天的阳阳身旁。吴望霞将上一顿的奶瓶收回放到推车的下层。推车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用来放新鲜的配奶,而下层则用来装回收的奶瓶。
这工作很有技术含量
第一批奶送完后,配奶室有了一小段难得的空闲时间。但像吴望霞这样的操作人员很难再睡着了,偶尔会绣个十字绣,大多数时间更像是在等待。
早8时,配奶室传来的轰鸣声响彻地下一层的楼道。这是洗瓶器工作的声音。在热气腾腾的工作间内,两名操作人员将碱水泡过的奶瓶放到洗瓶器的毛刷上刷洗,然后递到清水区旁边的另一名操作人员手中。第四名操作工则将洗好的奶瓶码放进蒸屉,一个蒸屉能放大约90个奶瓶。16个蒸屉放满后,就被推入真菌高压消毒锅中。约1个小时后,消毒锅将在一墙之隔的清洁区打开。
操作台上,大大小小的奶粉罐排着队。墙面上立着一块写字板,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厚奶、小米胡萝卜泥、米汤、预消、流食……”外行想看明白这些暗语并不容易。
配奶室护士华文昭一边搅拌冲调好的玉米淀粉,一边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述每一种配方奶的不同用法:“厚奶是加入4%的玉米淀粉,然后冲泡配方奶粉,主要给得了肺炎的新生儿,可以避免呛奶。牛奶厚奶就是用鲜奶冲入玉米淀粉。小米胡萝卜泥主要是针对临床腹泻的患儿。鲜奶是给比较大的孩子吃的,分为1号、2号、3号,1号是纯牛奶加糖,2号是兑1/3的糖水,3号是加50%的糖水。牛奶过敏的孩子要配免乳糖奶。综合病房紫癜患儿禁食之后准备开奶前,就要喝米汤,还要分大米的和小米的……”
华文昭进入北京儿童医院已30余年,在配奶室工作了20多年。“配奶不允许出错。配好后,我们会反复核对。有时候遇到特殊配方,还需要计算配方比,通过称重按克数调配,比如一些低钠患儿的配方奶中需要加盐。”
华文昭说:“在这里工作,其实很有技术含量。”
把新医嘱抄到小黑板上
9时30分,伴随着消毒锅发出的鸣叫声,消毒工作宣告完成。
“开锅”工作人员一声令下,4名工作人员打开门,将16屉消毒奶瓶和器皿搬至操作平台。“别烫着。”大家相互提醒道。
配奶室营养师张轩源已经在电脑前等待新医嘱的到来。他要把核对过的新医嘱抄到小黑板上,以便护士和操作人员配奶时看得清楚。张轩源学的是食品营养学,今年刚调入北京儿童医院,也是配奶室仅有的两名男士之一。
华文昭把6袋牛奶倒进2500毫升的不锈钢器皿,放在电磁炉上加热,加入玉米淀粉,开始制作厚奶。
“加了淀粉的水晾到55℃,再加奶粉,倒入玻璃奶瓶。在配奶室,所有冲配方奶的水温度都严格控制在55℃。”华文昭配好厚奶之后,又开始盛小米汤,一共5瓶。她细心地用筛子过滤掉小米粒,将米汤倒进奶瓶,用封口袋一一封好,贴上标签,放入不同病房的提篮里。
每天至少要配2000瓶奶
“每天上午都像打仗一样,必须保证10点半送奶,不能让孩子们饿着。”护士长郭川华说,“院里970多张床,那么多小宝贝等着喝奶呐。小孩子每天至少要喂6顿,新生儿要喂10顿。一天算下来,至少要配2000多瓶奶,这还不算突发情况。”
11时,送奶的3位工作人员分别从急诊科、住院楼和血液病房回到配奶室,把收回的奶瓶刷干净、消毒、配奶、送奶……接下来的13时30分,将是又一次的送奶。
目前,配奶室正式编制人员有2名护士、4名营养师。人手不足,让郭川华在排班时显得捉襟见肘。赶上节假日,护士长一定在岗,其他时间人手不够只能连续上24小时再休息一天。
又到了晚上,23时40分,吴望霞推着送奶车来到内科二病房,值班护士迎上来,又仔细核对了一下单子。这是10月31日配奶室送出的最后一批奶,当天大约送出了2400瓶奶。